1828期 第172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1-2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四版 < 上一版   
《找到你》:身为母亲的女人们
新闻作者:■ 杜妮娜


电影《找到你》把镜头对准了三位母亲,分别是姚晨饰演的律师李捷,马伊P饰演的打工妹孙芳,以及陶昕然饰演的全职主妇朱敏。三种不同阶层的女性,三个人生错位的母亲,仿佛这辈子都似平行线一般永不相交,但命运的阴差阳错使她们相遇在一起。李捷精明强干,在帮朱敏的丈夫打离婚官司,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而前夫和她争夺女儿抚养权的事情也搞得她焦头烂额。李捷请来保姆孙芳帮其照看孩子,孙芳看上去虽木讷,却很擅长照顾孩子,对孩子非常疼爱。可是有一天,孙芳一声不响就“偷”走了孩子,孩子丢了。找孩子的过程,三个女性的人生也由此被“看见”。
风光无限的李捷,经济独立,生活小资,但却有应酬不完的酒局,还面临着离婚官司与抚养权的争夺。遭受家暴的孙芳,在咬牙活着,为了治愈患病的女儿她可以步入风尘丢掉自尊,可以为了5000元一口气喝完两排酒,可以为了筹钱走上犯罪的道路,她把母亲的角色演绎到了极致。朱敏作为全职太太,过的更是仰人鼻息的生活,连在法庭上跟出轨的丈夫争夺抚养权的资格也没有。
尽管人生际遇完全不同,但她们却面临共同的困境:李捷在寻找女儿的下落时,面临来自家人的谴责和警方的怀疑,遭受了万般非议,她被指责不配当一位合格的母亲;对患病女儿不离不弃的孙芳也难逃内心的谴责,她无法挽回孩子的性命,只是因为她穷困的人生,拿不出手的“钱”断了女儿活下去的希望;无法取得孩子抚养权的朱敏尝试燃气自杀,毁了半张脸的她在法庭上哭诉仍旧希望要回孩子,而她的弱势都是因为当年辞去工作选择当一位全职妈妈。
以孙芳为代表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女性,以朱敏为代表的进退失据的中产职业女性、以李捷为代表的外强中干的上流社会女性,在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里,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性别分工模式里,当男性全面缺席育儿等家庭事务时,女性想要经济独立、权利自由是如此困难重重。无论是投身于职场还是家庭中,她们作为母亲的权利轻易就会被剥夺。三位母亲,似乎怎么做,都不妥。
反观三位丈夫,无一例外都是“典型的渣男”。指责能干的李捷“还像个女人吗?”的丈夫是一类,认为全职妈妈一无是处的丈夫是一类,至于孙芳的老公,家暴、酗酒,重男轻女,简直渣到极点。但《找到你》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反倒不是来自这三种男性的暴虐,而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冷漠和无知。
身为职场精英的李捷,坚信自己掌握着真理:女人要独立自强。她对以孙芳这样的底层女性的悲惨境遇一无所知且不屑一顾,同时毫不掩饰对全职太太朱敏的轻蔑和傲慢:“你当初为了孩子辞职,就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我既要照顾家庭也要坚持工作,就是不想有一天像你这样被动。”何其清醒与明智。她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无意识中,其实是附和及加深了男权社会的典型价值观:家庭妇女的付出不被认可,被社会抛弃是理所当然的。而孙芳,自己因为穷困潦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病的孩子死去,却理直气壮地指责为了给女儿更多资源,努力工作,不得不将其交给保姆照顾的李捷“不配当妈”。
令人稍感宽慰的是,在电影的结尾,三个女人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现实中难得一见的伟大和解:孙芳最终良心发现,将孩子还给了李捷;而李捷在此之前向其忏悔,自己从未好好了解和帮助过她。李捷在法庭上放弃她之前声称的专业立场,“背叛”了自己正在受理的离婚案的委托人,也就是朱敏出轨的丈夫,转而为朱敏背书。经由此劫,她似有所悟,她们三个的处境本质上并无不同。
前不久,姚晨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条她的演讲视频。在题为《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的演讲中,她的一席话引人深思:“过去五年里,我生了两个孩子,错过了很多好导演的好项目,等再回到职场中时,我的事业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丧。”相信很多当了母亲的人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姚晨在演讲中说,“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没有人问我先生同样的问题?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还不算一份职业。”
长久以来,我们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往往跳不出男权的视角。要女权,因此女人要工作,要独立,不要生孩子。可是,脱离更为本质的价值判断,一味强调女性要做母亲,或者女性要独立,也许都源于一种身份上的不自信。挣脱一个桎梏,堕入另一个陷阱,不会是我们的初衷。
对于女性来说,是否有可能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工作与生育的意义。工作,并非为了什么底气、地位,或者离婚时有能力争夺抚养权。而是,我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必须参与真实而完整的世界,而不是呆在它给女性划出的某个安全区内--独立,是个体的诉求,而非女性的宣言。生育,的确使生命趋于完整,但那不是身为女性的完整,而是某种“生而为人”的完整。透过观看和参与,重新链接无意识的人之初,打通生命的脉络,探寻其真相--这是一种较母爱更为深刻的博爱,会带来更为广大意义上的自由。女性的独立,应该是去从人的普遍需求出发,去发掘和联结独一无二的女性能量,去开创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个体的道路。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