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期 第172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1-23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四版 < 上一版   
西临记忆
新闻作者:○ 闫文海


从西安市东郊十里铺经西临高速公路前往临潼,过汉哟笄挪痪茫在西临高速公路零公里处中央隔离带内,就会看见一座造型别致的“腾飞马”雕塑:一匹白色骏马腾空而起,“腾飞”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金光闪闪,“张维光”三个一气呵成的行书落款流畅自然。相信经常行走这条路的乘客偶尔会瞥见这座雕塑,可能一闪而过,或许视而不见,但对于参与建设、管理这条路的陕西交通人而言,这座“腾飞马”雕塑一定会勾起他许多回忆,想起那些年筑路的艰辛,想起那些年这条路上的那些人和事。
在陕西高速公路建设史上,西临高速公路是一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速公路。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都。临潼毗邻西安,历来是京畿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更是让临潼举世瞩目。但是,那时连接西安与临潼的道路却是一条普通公路,汽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车流量大,车速缓慢,堵塞是常态,短短20多公里的路程通常需行驶一个多小时,严重制约临潼旅游业的发展。正是考虑到这个现状,陕西交通人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就提出了修建西临高速公路的设想和规划。1985年7月29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省交通厅厅长李文光专程前往交通部汇报西临高速公路建设规划。1985年9月18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时任代省长张斌的陪同下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极为震撼,现场亲笔题词:“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但是令陕西方面尴尬的是前往参观的途中遭遇了长时间的堵车。据传,李光耀总理回到北京被邓小平接见时曾说,临潼兵马俑真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可是西安到临潼的公路实在是太不适应了,建议修一条高速公路,方便更多的游客参观秦始皇兵马俑。邓小平对此十分关注,并向有关部门询问了西临公路的情况。因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中后期全国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四条高速公路中,西临高速公路项目赫然在列,只是比誉为“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的沪嘉高速公路(上海市普陀区至嘉定区,全长16公里)晚开工建设而已。
1985年6月28日,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完成了西临高速路可行性研究报告,1986年3月21日,完成了施工图设计。1986年11月19日,省政府成立了西临高速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时任省委书记张勃兴亲任组长。这样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在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是不多见的,足见当时省政府对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重视程度。1986年12月25日,省政府在灞河大桥工地隆重举行了西临高速公路开工典礼。1987年8月12日,在全国公开招标中,西安市市政第一工程公司和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中标。从此,西临高速公路进入了实际的建设阶段。1989年9月11日,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快西临高速公路建设进度,促进陕西未来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决定在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陕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前文提到的张维光即为该局首任局长。1990年12月27日,西临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全长24公里的西临高速公路全立交、全封闭,实现了陕西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是名副其实的陕西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中国西部第一路。
西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西渭管理处便应运而生。省政府成立省高管局时,批复省高管局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但省高管局后来下设的西铜、西渭、西宝等三个管理处均为事业编制。当时,省高管局西渭管理处负责管理西临高速公路的收费、路政、养护、交通安全管理等业务。西临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是“一家管”模式,即由交通一家负责管理上述业务。这种“一家管”最大的特点是由公路路政人员负责交通管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当时全国仅重庆和陕西两家。多年以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理这块业务调整至公安交通部门了。
十分幸运的是,我从学校一毕业即投身到了省高管局西渭处这个大家庭。西渭处位于西安东郊灞桥席王乡官厅村,二十多年前这里极为荒凉偏僻,门前仅有301路公共汽车。管理处员工通常光顾的地方就是对门的官厅村。但就在这里,活跃着一群热血青年,他们以路为家,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雪,守护这条“西部第一路”。二十多年来,这条路见证了太多的荣耀,收获了太多的荣誉,培育了一代代高速人。
1995年4月,西临高速公路开通运营不足5年,这群年轻的高速人就从省委、省政府拿到了“省级文明路”“省级文明单位”这些殊荣。1996年9月,在时任陕西省长程安东“双开四换”(以开放促发展,以开发求发展;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战略的推动下,省政府向香港越秀集团出让西临高速公路20年经营权,换回资金3亿元。香港越秀集团在陕注册成立了陕西金秀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西临高速公路的收费、养护等业务。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1996年9月30日,我上最后一个夜班,当晚22时以后就由金秀公司员工接管。当时在想,20年呀,多么漫长!现在回过头来看,20年也就一眨眼的功夫。2016年,陕西高速集团收回了西临高速公路的经营权,曾经由省高管局西渭处转过去的员工又回到了省高速集团。当然这条路也今非昔比,早已从原来的四车道改扩建成如今的八车道,曾经的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也早已改制成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
再有一个多月,西临高速公路开通运营就整整28年了。1990年12月28日的《陕西日报》以《通车第一天》为题对西临高速公路的通车做了特写报道。报道称,1990年12月28日早8时整,从灞桥收费站到十里铺,早已排满了等待通行的长龙。来自华清池的面包司机紧紧握着张维光局长的手说,过去行车需一个多小时,现在有了高速公路,可不用愁了。另一位陕西“乡党”高兴地交了两元钱,通过了收费站。当问到他有什么感受时,他说,吃两个“肉夹馍”的钱,美美跑了20多公里,值!这则报道现场感真强,至今读起,仍能真切地感受到西临高速公路当年通车时带给当地老乡的幸福感。如今,西临高速公路上东来西往的车辆依然川流不息;当年管理这条高速公路的那群年轻人大多已人到中年,不少人已退休多年,但高速公路事业永远长青,一代年轻的高速人正在茁壮成长,正在创造属于人生的辉煌。
 (作者就职于省高速集团服务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