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期 第173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1-3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清末扶风,一场与盐有关的斗争
新闻作者: 文 / 文 青

当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时,就距离这个朝代灭亡不远了。清光绪末年,在扶风发生的那场官民之间因盐而战的斗争,就是个昭示。
张化龙出生在扶风县绛中村,自幼练武,尤精连枷,曾经中过武秀才。他青年时广收门徒,也好打抱不平,在方圆百里,很有威望。
扶风姜村有个叫马临太的土豪,因在本家排行十四,人称马十四。他包揽扶风官盐的经营权,肆意抬高盐价,不仅高出邻县数倍以上,还给盐里掺沙。
老百姓对食盐价格节节上涨深为不满,但又不敢言怒,有时就到临县去买盐。马临太为了牟利,雇佣盐勇设卡检查。那些盐勇对百姓轻则吃拿卡要,重则殴打,甚至肆意扣押财物。这些事件时有发生,民愤积怨越来越大,忍无可忍。
在《扶风县志》和《扶风军事志》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张化龙召集平时在一起习武的几个好汉商议,决定到县衙讨说法。他们一呼百应,在青龙庙聚众上千人,扛着农具,高喊“减盐价,杀恶绅”,队伍浩浩荡荡奔赴县城示威。张化龙代表百姓与知县谈判,提出停路捐、减盐价,清算恶绅的条件,知县深知众怒难平,当即答应所有要求。张化龙才带民众撤离。
可是后来,官府并没有兑现承诺,这倒涨了马临太的威风,他又把盐价抬高了一些。接着,扶风一农民到邻县去买盐,半路上与马临太的盐勇发生争执,被活活打死。这件事更加激怒张化龙,他再次召集众人,直奔姜村,也就是马临太的家。马临太闻风逃脱,众人愤怒之下,一举捣毁了马家的盐库,还放火烧了马家的酒坊、染坊和药铺。
不久,官府派兵抓捕为首的闹事者,得知消息的张化龙逃脱,李化龙、帅大旗等其他为首者被捕。1907年2月的一天,张化龙秘密带领数百人,趁着赶集的人群混进扶风县城,将被捕的李化龙、帅大旗等人成功劫狱救出。随后,他们在青龙庙揭竿起义,喊出“打倒清王朝,赶走西洋人”的口号,一时间,人数达到六七千人。
凤翔府见事态扩大,紧急向上司求援,上司派兵“征剿”。张化龙率领义军击败官兵后,退守太白山九阳宫。凤翔知府尹昌龄使计,派他的弟弟尹昌宏化名许先生,混入张化龙的队伍。由于许先生曾是个秀才,也善言辩,很快博得张化龙的信任,做了军师。时至年关,许先生不仅挑拨离间,使义军内部分裂,还动摇军心,说即将过年,官府顾不上,叫张化龙给义军放假回家过年,并约定春节后再聚九阳宫。随后,许先生又将此消息密报扶风县衙,县衙立即出兵,分头捉拿义军主要首领。这次,张化龙被捕。
大年初一,十余万民众又扛着农具到扶风县城,高喊“还我张化龙,杀死马十四”。扶风知县惊恐万分,答应民众先回家过年,翌日即可放人,民众再次信以为真,纷纷离散。不料正月初三晚上,官府将张化龙秘密杀害于县城小西门外。
不久后,狂风四起,天降大雪,雪中夹杂红色的桦树皮。民众说,那是老天爷为英雄张化龙伸冤。
1910年,为悼念张化龙,扶风民众自愿筹款,在绛中村路旁树立一块石碑,碑阳刻有“邑武生N云张公道碑”,碑阴记载着张化龙带领民众反抗压迫的事迹。后来,常有当地百姓带香烛纸钱,来此碑前祭奠。上世纪七十年代,该碑被移存陕西省博物馆。
     (作者供职于宝鸡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