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期 第175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3-05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过年有感
新闻作者:○ 梁聪勇



年,是儿时想要的新衣服;年,是那期盼已久的一桌年夜饭;年,是那远方游子归家的一张车票;年,是辞旧迎新,是结束,也是开始!小时候,只要一放寒假,进入腊月,农田里已没有农活,大人们就开始忙碌,准备过年所需的各种年货物资。

2019年的春节,就这样过完了,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对于过年,已经不再有期盼和憧憬,而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和负担,小时候过年,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兄弟姐妹多,年货少,但是有欢乐有笑声,有浓郁的年味,而如今,年货不缺了,但没有一点儿年的味道了,再也没有儿时的欢乐场景,没有儿时的激情与期许。

尤记得以前,辛劳的母亲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用看过的报纸糊墙(土坯房子),剪大红色的窗花,用干净明亮的白纸糊好窗户(木窗,网格状窗框),用附近村子里特有的一种白黏土要把长期烟熏火燎发黑的厨房、灶台用白土漫一遍,稍微干后显得非常干净明亮,有种浓浓的泥土气息,等厨房彻底打扫,收拾利索后,隔天才开始最期盼的蒸包子。先一天母亲就把各种包子馅切好拌好,有糖包、肉包、豆包子。由于母亲的随和且与人为善,和乡邻的关系融洽,这天过来帮忙的大婶大妈也多。我主要负责烧火(烧蒸馍锅),拉风箱、添柴火。大火将水烧开,锅底放一瓦砣,烧蒸锅时不时传来清脆的响声,就知道火的大小和水的多少,防止锅烧干和蒸汽下降。大锅沿上用草圈围褒,使得锅的容积加大加深。每锅可装三到五屉(关中人叫镜毕子)。香喷可口的包子出锅后,若是天气晴好的日子,母亲会在当院支起竹席,将出锅的包子放在席上晾晒,防止粘连破皮,也会让我将刚出锅的包子拿三五个给邻里乡亲品尝。年包年馍要蒸二三锅,最后一锅是蒸馒头和带有寓意的枣花馍和各种魚行馍样(连年有余)。蒸完年馍包子已是下午,小伙伴们就相约出去玩。

儿时的玩具都是纯手工自制的。木制宝剑、弹弓、风车还有可以发声的莲子枪、打火柴棒,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大小不一,打闹嬉戏,玩的不亦乐乎。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过境迁,记忆中的一些场景将不复存在。成为历史,成为过往。年,是母亲亲手拆洗的被褥,盖到身上,暖到心里;年,是母亲给的压岁钱,三十晚上压到枕头底下。外面的大餐可称作美味,佳肴只有母亲亲身做得年夜饭才是最可口的饭菜。家人围座,欢声笑语,这才叫年味儿。再也找不回来了,年的味道!难忘今宵,唱了一年又一年,再也没有了那种激情!

新年新的起点,新的希望,以新的姿态开始新的生活。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小猪配齐!最后祝愿我的亲人、朋友、战友、同事们,余生快乐,不留遗憾,常聚常见。

 (作者系交运集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