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3期 第196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1-03-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土八路
新闻作者:文 / 邵来平


我的老家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村里。村里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是一条毛驴车、骡子车碾出的窄窄的小土路。远远望去,弯弯曲曲的小土路犹如一条没有拉直、折叠着的软绳索,匍匐在山坡上、镶嵌在沟壑中。

记得小时候,学校在离山村很远的一个乡镇上。学校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就会从村里高年级的孩子中选出两名队长,负责每天上学路上照看、约束低年级的孩子。天还没亮透,上学的孩子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集合了,偷懒的孩子还在睡懒觉,队长就会指挥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孩子们,一起大声呼喊那孩子的名字,这时候村里的狗也跟着叫个不停,一时间,村子里炸了锅,吵杂声回荡在空中久久不散。在这样吵杂声里,那个来迟的孩子终于出现了,少不得挨队长一顿批评。孩子们集结齐后,就排着一排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因常年干旱,路上的土一脚踩下去,就会腾起一股尘土,一群孩子排着队走过,整条路变得尘土飞扬,个别调皮的孩子,故意把脚步跺起来,踩起更多的尘土。等我们这一支队伍到了学校,人人都是一身一脸一头的土。临近校门前,队长会让我们整理着装,就是拍拍身上的土,这时又是一阵尘土飞扬,往往这个时候,就会引来其他村孩子的哄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村的这支学生队伍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土八路”。这条土路着实带给了我们这些孩子很多苦楚。

那些年,每年村里都会有孩子因经济拮据或是上学的路太远、太难走等原因辍学。我清楚的记得,刚上一年级时,村里有5个孩子与我同班,等到6年级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个男生了。后来上中学时到了县城,每个周末进出一次土路,感觉轻松了不少。后来上大学、参加工作,回家走土路的次数更少了。记得那时跟妻子还没有结婚,有一次妻子非要跟我回老家看看。正是三伏天,太阳炙烤,大地干旱,一路上尘土飞扬,一路走下来,妻子大汗淋漓,如泥人一般。从那之后,妻子提老家色变。

去年,赶上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好政策,祖祖辈辈走土路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笔直地穿过山坡、沟壑,通到了村口。沉静了许久的山村,因为家里年轻人开回的小车、带回的妻儿,突然又热闹了起来。 (作者供职于靖王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