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3期 第196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1-03-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故乡那条上学路
新闻作者:王欢欢


春节回乡,行驶在故乡蜿蜒的村道上。女儿的一句:“爸爸,这是你小时候上学的路吗?”一下就把我的记忆拉回小时候那条泥土路上。

故乡坐落在陕西最西边的一个山坳里。上世纪90年代初,那里闭塞偏僻,贫穷落后。记忆中,那条泥土路就像妈妈编织的绳带无限地延展飘摇,一节一节地连成了一条神奇而悠长的飘带。尽管是一条羊肠小道,但父老乡亲还是固守自然的馈赠,那条路关注着太阳的朝起暮落,记载着人畜的早出晚归,也珍藏着男婚女嫁、建房垒舍的欢乐……

车子经过村小学,再有几分钟就可以到家了。可我上小学时,每次在这条路上却要走半个多小时。

我家离村小学大约有两公里。路远、家长忙、没人接送,途中还得经过一座铁路桥,如果年龄太小,路上会有危险,学校自然不能接收。我很幸运,上学前班时二姐正上六年级,每天由她带着我,安全多了。

一条铁路蜿蜒于村子中间,最幸福的便是在上学路上碰到客车经过,我们会停下脚步对着车里的乘客喊叫,送去来自大山里孩子的真诚问候。这得感谢那个年代的绿皮车,夏天太热,乘客们将车窗开得很大,有时还会有车厢里的人和我们互动。于是我们一群傻乎乎的小孩和乘客们相对着哈哈大笑。数九寒天不知冷,炎炎夏日不觉热,我们在上学路上乐此不疲。

最有趣的还数在铁路边上“捡宝”,我们经常会捡很多方便面调料,乘父母不注意偷偷拌在面条里,那美味,直至今日还口有余香。

故乡的上学路,是一部山乡的史书,记录着我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辛酸!一路上六岁的女儿不停地问我:“爸爸,你不是说还有故事吗?”我犹豫着,犹豫着,还是给孩子讲了那次上学路上惊心动魄的一幕。

我上学前班的一天,二姐一如既往地拉着我的手从那条坡道上跑下去,刚准备过桥时,突然传来了火车尖锐的鸣笛声。大家立刻“急刹车” 站在路边等着,因为大人们无数次叮嘱过:绝不能和火车抢时间。可就在大家耐心等待的时候,一头牛却朝铁路桥跑去,牛的主人是我们队里的一个姐姐,在后面紧追着。所有人都尖叫起来,当我们潜意识里祈祷火车晚一分钟过来时,疾驰的火车咆哮着钻出了山洞,似发怒了一般朝那头牛开过去。二姐瞬间捂住了我的眼睛……只记得后来二姐和她的同学们折返回村,一路跑,一路喊,一路哭。而铁路桥上的那片血迹,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记。

到家了,女儿下车蹦蹦跳跳地去找爷爷。我独自向着童年砸土疙瘩的那条上学路走去。

随着山村经济飞速发展,故乡的路也在不断演变,由原始的羊肠小道到机耕道、水泥路,再到如今的柏油路。路两边整齐地排列着红叶李,如士兵一样守候着村子的平安,也见证着一个个孩子的上学经历。这些年,从这条路上走出去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就像如今开回来的车一样,数量在增加,品质在提高。如此这般的演变,也讲述着故乡父老乡亲的勤劳与愿景。

故乡的上学路是一道彩虹,从山壑冲破雾层,她叠印着我儿时的记忆和童趣,她使我懂得了爱与恨,明辨了是与非。我愿成为一块铺路石,把我的智慧和汗水交给故乡的路,愿我们的孩子在故乡这块土地上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社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供职于姜城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