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大学时代一直幻想着毕业后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谈生意、做买卖,想象着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叱咤商海,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在商界奋斗一生。结果毕业后我就真的来到了“商界”,只不过此“商界”非彼“商界”,而是一条高速公路,国家G40沪陕高速陕西省商洛市至陕豫界段,简称“商界高速”。是的,我毕业后没有从事贸易工作,而是来到了一家名叫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下属的商界分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路政管理人员。
商界高速是一条全长102公里的山区高速,处于秦岭复地,是陕西省东南出省的交通要道。当我新入职的时候,仅仅是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并没有把这里当做我的事业归宿,每天按部就班,心思也完全不在这条路上,总想有一天能离开这里,直到后来我在这条路上经历了很多事,遇到了许多人……
2008年,这是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这一年也是让所有人既振奋又揪心的一年。既有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的喜悦时刻,也有汶川大地震的沉痛记忆,还有那场百年一遇的大雪。
从这一年开始,雪花落下对于我再也没有冬日的浪漫,只有除雪保畅的紧张。那场罕见的大雪至今仍是我记忆里最难忘的一场雪,整个北方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道路交通几乎整体瘫痪,电视里不时爆出因为客运车辆停运有人徒步几百里回家的新闻。商界高速也是全面封闭,所有人都在全力除雪。很多司乘被困在高速路上,我就在这些司乘焦急的眼神下执勤,一遍一遍地回答着他们对于路况的询问,那一天我第一次把一个问题回答了无数遍,这种感觉让我疲惫不堪,情绪也越来越急躁。
第二天,面对这些同样的问题我越来越不耐烦,直到一位老先生再次向我问出那句:“同志,路还需要多久能通?”“不知道”我的情绪彻底失控,冷冷地回答。老人感到了我的不友好,本已转过的身子,依然又回过头来说到:“我老伴一个人在家里,她身体不好,电话打不通,我很担心。”
他的语气焦急而无奈。这个时候我才感受到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一位急切又无奈的老人,把唯一的慰藉寄托在我这里,而我的冷漠却让他更加无助。那一刻,我看着在高速路上急得团团转的人们,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第一次理解了这个岗位的意义。即使我不能让雪停下,不能立即打通道路,但是这个时候我的消息是司乘唯一的期盼,承载着他们回家的希望。
从那天起,我明白了一个会心微笑的重要性,一个温暖问候的意义,一个耐心解答的价值。我开始学习耐心为司乘服务,热心帮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听到他们发自心内那句“谢谢”时,我获得的是幸福、满足和成就感,也慢慢热爱起这份工作。
2010年7月23日,商洛地区普降大雨,商界高速多处发生水毁,被迫中断,公路沿线的竹林关镇发生了严重洪灾,我和同事们紧急投入到了道路抢险第一线。
那一次,我们全体路政人员奋不顾身冒着大雨探查路况,为养护抢险队伍开道,为遇困车辆疏导撤离,为道路设置应急通道设施。不眠不休整整3昼夜,最后道路抢通那一刻,大家都累的瘫倒在路边,我也沉沉的睡死在隧道台阶上,直到一位司机把我叫醒。
当我睁开沉重的睡眼时,看到的是一张眼角带着泪水却喜悦的面孔正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听到的是他一遍一遍地说着:“谢谢你,我妈妈还活着……”稍微清醒后我才听明白,原来他的母亲在老家竹林关镇,当他听到家里遭遇洪灾后,焦急万分,可是唯一通往家里的这条高速公路中断了,电话也无法打通,他担心母亲的安危,甚至想徒步翻山回家。最终在道路抢通后第一时间他奔回了家。庆幸的是,老人无恙。
这位司机返回时,路遇昏睡在路边的我时心中情绪激动,便来感谢。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感受到了这条路、这份职责的重要性。
2019年底,武汉突然爆发新冠疫情举国上下暂停人员流动。高速公路作为重要通道,承担起了外防输入第一线的重任,我们路政管理部门全体人员放弃春节休假,及时回到自身岗位,在最初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依靠简单的口罩、手套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收费站封闭、外地车辆劝返、遇困司乘救助等工作中,积极的落实上级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在第一时间履行了自身职责。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高速公路管理者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交通人的责任感。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很光荣、很自豪。
现在,我已经陪伴这条路度过十三个春秋,也经历了十三场除雪保畅、防汛保畅以及各种应急任务,帮助过不计其数的司乘,处理过无数的交通事故,处置过很多紧急情况。这对我来说,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阶段。而这,正是商界高速公路赋予我的。它让我明白,虽然只是默默地守护一条路,虽然只是重复琐碎的服务,那也是为了千万人归家途中的幸福,这样做,很值得,无悔!
(作者系商洛东管理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