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期 第208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7-2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第一版 下一版 >
《人间词话》度炎夏
新闻作者:文 / 图 刘亚茹

1b1.png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炎炎夏日,鸟鸣蝉噪,西安的温度一路飙升到40℃以上,加上疫情不断反复,在这样的高温下经常感觉烦躁苦闷,想把自己关在空调房里等待夏天过去。偶然的一天,翻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书名很美就耐着性子看了下去,书中有大量的文言文,靠着今译和注解撑着看了此书,看得不是很懂,理解得也不够透彻,但它还是深深吸引了我,在酷暑里带给我丝丝清凉。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我们上高中时背得滚瓜烂熟,王国维先生把这两句放在一起点评,前者是“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后者是“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前者泪眼汪汪地向花询问,但花沉默不语,零零落落地飞走了,在意境中融入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有我之境。后者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南山映入眼前,陶渊明没有刻意表现心情,但心中之境却已显现,这就是无我之境。王国维先生又讲:“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一个是静止的美,一个是动态的美,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万物都有独特的美,唯慧眼得识之,王国维先生用深情欣赏这些穿越历史的诗句。
《人间词话》大量篇幅都在论述“境界”这两个词,王国维先生讲:“词以境界为上”,“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上高中时,语文老师讲过一个例子,如果让大家画一幅画:“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个“香”字该怎么体现呢?如果你画出来马蹄旁边郁郁葱葱的鲜花,这不是香。在翠绿的青草地上,奔跑的马儿后面,朦朦胧胧中跟着几只蝴蝶,那个香气就跃然纸上了。这大概就是一种境界了。
酷暑难耐,不妨来古诗里避暑纳凉吧。“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欣赏秦少游追柳纳凉的趣事,给闷热的天气降个温。“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跟随刘梦得在田园里寻一处避暑阁。“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在周邦彦的诗句中品一品夏日荷花的神韵。“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与《人间词话》相遇,穿越经典体悟境界,寻找清凉与自由。
     (作者供职于西禹分公司富平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