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9期 第208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8-12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两粒口香糖
新闻作者:■ 邵洋一

 
最近西安的云朵很精致,一反往日阴霾下的晦暗。和父亲一起去赛格电脑城了解上大学需要用到的数码产品,瞥见置物台上一瓶口香糖,漫不经心拿出一粒放入嘴中,刹那间清新的果味沁入心肺。正准备合上盖子,脑袋中突然电光火石般划过,随即又拿出一颗放入口中。
漫步在偌大的电脑城,数码产品琳琅满目,曾幻想无数次高考后更新装备,如今终于要实现。我一边感叹科技日新月异,一边思考到底科技要发展到什么地步才能彻底征服人类需求?周围比比皆是高考完挑选电脑的学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可不能错失良机,店员热情地介绍着产品。有的学生得偿所愿,买下价格不菲的游戏本,喜笑颜开走出商场。有的因父母不同意买游戏本,与父母争执得喋喋不休,沮丧落寞地垂头离开。比起这些人,我倒像一股清流,没有游戏刚需,似乎任何一款电脑都能满足需求。
嚼着嚼着,疑惑为什么口香糖这么长时间依旧清甜爽口,突然意识到今天吃了两粒口香糖。
我的思绪飞舞起来,抽离了躯壳,缓缓飘向上空,离开这是是非非的商场穿梭到童年。小时候,21世纪初的中国发展缓慢,西安也是一个不大的古城。那时网络只有2G,智能手机刚问世,网购还没有进入公共视野。人们需求很小,爷爷向远方亲友问候由我代发短信,院子里满是追逐嬉戏的孩子和下凉闲谝的老头老太太。人们的快乐很简单,和小伙伴一起打闹玩耍,夏天吃上雪糕,冬天打雪仗,或者是一次吃两粒口香糖。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快乐随之越来越难。从曾经1块钱两包的辣条、一瓶雪乐冰就可以开心一下午,到现在一件昂贵的数码产品都不足以兴奋。心理学上将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快乐相联系,但需求满足有一个奇妙的“狄德罗效应”(又称地毯效应)——有人买了一块精美的地毯,铺到家里一段时间后发现沙发老旧,与这美丽的地毯不搭配,于是换了沙发。一段时间后又觉得餐桌与沙发地毯不太搭配,于是换了餐桌,随后相继换了床单被罩,粉刷了墙壁,到最后干脆换个房子。“狄德罗效应”好像是需求满足的悖论,人们的需求似乎永远得不到彻底满足与终结。如此看来,快乐是否永远难以实现呢?
想到这里,口香糖已经嚼了3个小时,嘴巴里面依旧有清甜的香味。我突然发现获得快乐的方式似乎分成了两类,需求也随之分成两大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瞬时满足很简单,但是持久力很弱,经不起岁月敲打。中考结束时父亲给我买了一双千元的球鞋,那天晚上我十分开心夜不能寐,第二天穿它时小心翼翼生怕磨损,后来被别人踩了一脚,再后来穿它踩雨也不会再心疼,因为球鞋会出新款。就像嚼完一粒口香糖,终将会被丢弃。而我们记忆长河中那些闪光点:春节时亲人团聚的和睦温馨,上学时分小组团结协作的齐心协力,追逐梦想的点灯熬油,备战高考的书海拾贝,收获成果的喜极而泣,这些全都模糊而又统一的指向一个地方——精神需求的满足。它带给我们的是长久的慰藉,是回忆起来略带甘甜的岁月,是面对不可知未来时的底气,是我们持久而又高质的快乐,就好似两粒口香糖般,清甜的记忆一直回荡在胸间。
有时我会想,人们为什么怀念童年,只是因为那时无忧无虑吗?想来想去,因为那时的快乐很简单,就像一次吃两粒口香糖一样简单,那时的快乐持续很久,就像两粒口香糖持续的清甜。随着我们长大,世界丰富了很多,我们逐渐淡忘了最初的愿望,我们将快乐寄托到物品上,寄托到比较上,却不曾想,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是用心体察生活之美,用心与同伴相处,用心做工作,读想读的书,过好每一天;是今晚月明星稀,明早旭日东升,今夜海潮涌动,明日候鸟飞还……只要用心生活,快乐最易获得。
希望我们见到更大的世界,不要忘记一次嚼两粒口香糖就能获得的简单快乐。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