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1国道边的咸阳市公路局旬邑管理段城关道班,有一间小小的便民服务室:干净卫生,床铺整洁,沙发、茶几、热水、手机充电器及医药箱、救援工具箱等一应俱全,这是咸阳公路人为过往司乘提供的“温馨驿站”。小屋的墙上挂着众多锦旗和感谢信,字里行间表达着社会各界对咸阳公路人的点赞……“我是开铜川-长武的班车,每天早上从铜川发车,沿342国道发往长武,因昨晚雨加雪,道路结冰,在铜川界5公里走了两个小时,路上车因路滑都不敢走,没想到进入咸阳界清水沟路段,一路下坡,是这一路最危险的路段,道班师傅们却早早沿路撒了盐,大部分冰都融化了,过往车辆感觉很安全,我和车上的乘客看到这一幕,感觉非常温暖和感动,这种默默无闻的实干精神,在当今社会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无以言表,深深感谢!”在另一封感谢信中,女司机周女士永远忘不了,在自己遭遇车祸万分惊恐、不知所措的时候,是城关道班班长张永福帮助设置安全警示、拨打报警电话、联系修车厂家;还有骑摩托车上班的连安虎在车辆有故障时,王相怀、王永峰、杨宗民3名道工热心相助使其脱离困境;还有在上班途中不慎丢失贵重财物的郭良恒,忘不了从养路工任燕子手中接过钱包时的喜出望外。渭南一女乘客逢人就夸咸阳公路人。她通过一张小小的便民服务卡片拨打电话求助,最终找到装有贵重物品的小外套。这是一张印有“咸阳干线公路”标识的便民服务小卡片,上面注明了事故救援、就近医院、车辆维修站等电话。除此之外,每位行驶在国省干线公路的入境手机用户,都能收到一条来自咸阳市公路局的手机位置短信,提示公路停车区位置、24小时便民服务电话、即时路况以及道路受阻及绕行线路等信息。目前,已向社会发送各类手机端服务信息470余万条,广泛接受社会各界行驶国省干线公路的咨询、求助及建议等服务电话,为山东、河南、广州等外地司机在无助时及时提供帮助。近年来,咸阳市公路局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19处停车服务区、31处便民服务室,配备医药箱39个,车辆应急救援箱96个。身穿橘红色路服的咸阳公路人像一簇簇燃动的火苗,跳跃在800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上;一辆辆生产车就像一个个行驶在国省道上的移动“服务站”,随时随地为过往车辆提供科学高效的救助;漫漫长路上,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热茶是他们对陌路人的一往情深;暗暗深夜里,有“咸阳公路”字样的便民服务指示牌永远亮着醒目的灯光,那是遍布在咸阳干线公路上的一个个温馨驿站,温暖着每一颗远行游子的心。一件件暖心事,一段段为民情。在咸阳境内800余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上,为司乘人员倒满一杯热茶、为外地司乘提供路况信息、送迷路老人回家、帮助侧滑车辆脱离困境、保护交通事故现场避免二次伤害、向故障抛锚车辆提供维修工具、及时为受伤群众进行医疗急救、捡拾贵重财务归还失主、为村民修筑水毁生产路、助力菜农脱困渡难关等等主动热情、温情救助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拓展便民服务是咸阳公路人主动作为,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务实举措。对于公路人来讲,养好路、管好路是他们的本职,而拓展便民服务是他们将本职之外的大爱洒在身边每一寸路上,是他们的无私、担当与情怀。近年来,咸阳市公路局积极践行“养管人民满意公路”的宗旨,着眼公众出行基本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公路服务新途径、新模式,全力提升、拓展公路服务能力和水平,全方位打造咸阳国省干线温馨便民路,向社会公开推出了文明便民、问询指路、事故救援、救急帮困、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服务等五类十条便民服务措施,并细化内容、明确标准、夯实责任,针对性开展抢救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全局上下积极践行“心中有党,身上有责,眼睛向下,干在一线”的工作理念,迅速营造了“公路延伸到哪里、公路人走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奉献精神就播撒到哪里”的浓厚氛围,把便民服务的温暖直接传递给了身处困境、急需帮助的服务对象,将便民服务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公路行业服务社会的力量;开通“倾听民声民意温馨通道”,制作接受群众投诉及意见建议的邮箱二维码标牌70余块悬挂在沿线停车服务区、道班、段部醒目位置,畅通群众对于行驶咸阳干线公路的服务诉求和意见建议表达渠道,由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回应关切,持续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改进,在为过往群众提供更周到、更全面、更用心的公路服务产品的同时,激发全社会参与管理公路、爱路护路意识,提升公众行驶国省道公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将“养管人民满意公路”转化成落在咸阳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公路养管一线,已开展各类便民服务2000余起。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