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3期 第209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8-26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一路通则百业兴
新闻作者:文 / 柯小玲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石泉县交通运输局紧紧把握统筹城乡是前提、融合发展是基础、政策支持是保障、群众满意是目的的基本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客货运输、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三条高速过境、四条国道贯穿、县乡道达镇、水泥路入村、连户路到家”的路网格局和县级班线客运、镇级公交客运、村级通村客运的三级城乡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稳中有进、持续提升,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由基础保障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区域路网格局优势日益凸显。以“服务大局、统筹城乡、便民出行”为宗旨,交通局坚持规划引领,注重政策支持,落实资金保障,结合镇情村情、地理条件、人口规模和道路交通现状等情况,以“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为蓝本,按照“连通高速路、拓宽县乡路、建设等级路、提升村组路、打通断头路”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加公路总里程,优化农村路网结构。共建成国道4条136公里、省道3条89公里、县道5条159公里、乡道15条329公里、村道1558公里,东接襄渝、西连宝成、北抵关中、南达巴蜀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石泉县已成为陕川鄂三省间重要的交通节点,形成了内通外连、通镇达村的路网格局,实现了农村公路从瓶颈制约到四通八达的转变。
道路运输服务网络便民高效。以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契机,交通局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建成城市二级客运站1座、农村5级客运站6座、公交总站1座、客运停靠站点125个,开通客运线路29条、城乡公交线路7条、旅游专线1条,投入公交车83台,县级班线客运、镇级公交客运、村级通村客运的三级城乡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镇通班车和村通客车两个100%。通过建立县城中心物流综合服务站场,辐射整合各镇快递物流、邮政配送、电子商务等服务网点,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节点,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建成县级农村客货邮配送中心1个,镇级综合服务站11个,村级综合服务点140个,开通“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客货邮专线2条、客邮专线10条,有效降低邮政、快递末端配送成本20%以上,使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农副产品运输更加快速便捷,全年可实现物资输入输出2500余万吨。通过创新互联网应用,建成了“互联网+”智慧运管网络约车服务系统,可提供农村物流班车、小件快运、合规网约车等公共服务,村民可通过APP、村委会PC端等方式预约合规车辆出行和小件货物运输,打通了通村客货运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农村人流物流服务水平,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加速引擎。
交通运输先导作用成绩斐然。交通局充分发挥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行官作用,持续实施“交通+”工程,把交通发展与全域旅游、农村产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先后建成游客集散中心4个,翻新改造公路服务区2个,改造提升道路7 条72公里,开通景区公交专线和客运班线5条;一大批农村公路密布乡村,全面补齐了交通运输短板,打通了农业生产原料物资运进和农副产品运出的瓶颈,带动了公路沿线的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客货运输、劳务输出、特色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共建成4A景区5个、3A景区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基本实现了“四个一”(即:一路畅通、一路安全、一路风景、一路休闲)的旅游交通环境,全县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幅达20%以上,直接带动13万农村群众增收,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群众的“兴业路、致富路、幸福路”。
乡村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十四五”期间,交通局将继续紧扣“西北生态经济强县”发展定位,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立足现状布局和发展条件,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交通力量。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