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辖养的312国道棣花至磨沟54公里过境路,有20公里是一级路,是丹凤县城的迎宾大道。今年夏日,和火热天气一同来临的还有县上一次次大型会议、观摩活动。7月初国家乡村振兴局来丹凤调研,面对持续高温下县委县政府层层加码的工作任务,段领导深感压力之大,除了路容路貌保畅保洁,还要在两三天内达到中央隔离栏栅和隔离墩“整齐划一、一条线”的效果,除了资金压力,人力极度短缺。一贯敢于打硬仗、善于打硬仗的彭常,在段领导的指导下组织人力、调配机械,有条不紊地摆布工作。那几天骄阳似火,彭常带领道班同志,一人当两人用,一天当两天用,早上6点上路一口气干到11点多,下午3点上路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整理、合并、拆除、安装、清洗、摆放……虽然带着饮水瓶、口袋装着霍香正气水,还是有两个同志中暑晕倒,好在他们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后来县上陆续召开的全省乡村建设现场观摩会、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观摩会、中国作协采风活动,他们都克服各种困难、不折不扣完成了任务。8月3日下午3点,我随股室同志去铁峪铺补充应急物资,下了空调车走上粘软的柏油路,感觉特别闷、蒸、烤,好像随时都会着火似的,看一下手机气温38度,地表温度应该70度了。这么热的三伏天,道班同志应该还没上路吧?走进宿办楼,敲了几间房门,没有动静。院西的食堂门开着,炊事员正在洗刷锅碗,问她,说3点钟大家都带着绿豆汤准时上路了。在物资库摆放完物品,我们驱车一路向东,沿线同志有的在清扫路面,有的在处理路面病害、有的在清理水沟,有的在修复设施,有的在清理绿化带杂草……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裤,桔红色的衣帽上,白色的汗渍纵横交错,在烈日暴晒下,他们干起活来却从容不迫,没有一点慌乱和急躁。行至寺塬岭路段,那个1米82的高个子班长陈书军,正在挡墙上清理杂草,我开玩笑说他晒成“黑棍”了,他哈哈一笑,甩了甩满头汗水:“黑棍算个啥,只要能把路养好,车辆和行人都安安全全,就沾天光了。”挤挤眼睛,抬手指了指天:“这狗日的天!”在武关隧道东口,年轻的“猴班长”李浩带领道工正在修整边坡,本来就黑瘦猴精的李浩,个把月没见更黑更瘦更“猴”了。打过招呼,他抹了把脸颊和脖颈的汗水说:“这鬼天,热死人不是假的。虽说高温天气要避开中午,两头作业,但我想不管咋样得保证工作时间。今早我们7点到路上时,路政员赵力更和刘珂早就到了,他们先治理了路口拉渣车辆抛洒污染,又把武关隧道一辆出了故障停靠的农用三轮车推出隧道,这会去磨沟巡查了。大家都一样热一样忙,只要能把工作搞得跟这天气一样红红火火,咱就是蒸成红薯、晒成黑炭都值了!”说这话时,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天我们返回时已下午6点多,在化庙、资峪路段,有的道工背着药箱为绿植喷洒农药,有的开着水车为苗木浇水灌溉。阳光下,他们橘红色的身影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作者供职于丹凤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