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期 第209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9-1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你好,中国花语
新闻作者:■ 王 璐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似乎在古人眼里,目之所及之处,找不到一株活得毫无态度的花。
《你好,中国花语》,是李宏震和徐洁两位作者历时两年多,参考古籍对花的阐释,在“中国古笺谱后的辉煌”《百花诗笺谱》中选取的九十种花,同时辅以关于花的诗词,弥补有花而无诗的遗憾,以四季为引,找寻属于它们的文化故事,可以说,这是一部独属于中国人的花语体系,花朵的名字、故事、诗句,被一一唤醒。从春华、夏炽、秋实、冬雪四个篇章中,划分了一年四季的花卉,让我们得以在探寻古人生活情怀的同时,读到花语背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所在。
古人经常以花言志,寄情于花。因此,有关于花的诗词数不胜数。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等等,《你好,中国花语》中的每一朵花都有属于它的花语,都蕴含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那些基于五千年文明而来的婉转优美、温柔坚韧,深深的印刻在字里行间的每一脉络。
更让我欢喜的是,书内插图里的花朵潋滟多姿、伸展富于变化。让遗落在百年前的沧海遗珠——《百花诗笺谱》木版水印的美被更多人看见,也让我们在一页页的插图中,了解了每种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
说起鲜花图谱,似乎总是想起那些西洋水粉画里的花朵,作为鲜花和强烈爱好者,我一直想要看到一本我们自己的花朵图谱。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么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书内花卉采用木版水印画的绘画技法,搭配诗文和古文的花朵解读,将中国木板水印技艺和中国花语完美结合起来。早在千年之前,古人就对花朵的寓意有了深刻的解读,比如兰花有君子的美称,但书里告诉我们,其实它与孔子有关,是孔子最早把自己比喻成兰花;苏轼也写过关于兰花的词:“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这些花就像人一样,每一种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或热烈奔放,或清幽高洁。”诗人们将花入诗,花之隐逸、花之隐喻,全藏在古人以心血著成的诗文画作中,而今却鲜有人能读懂深藏在花草植物中的智慧。花语是一扇窗,让我们通过馥郁的馨香,感知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脉络,以及被尘封的文化往事。岁月深处,总有暗香沉淀,读书时置花于身旁,轻嗅花香,也是难得的好时光。
《你好,中国花语》,是一本送给花卉、诗词和艺术爱好者的精美图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古人对花的鉴赏力和想象力远在我们之上,比如剪春罗、晚香玉,光听到这些名字就心起涟漪。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有这么一段话:“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书上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心赏花赏到气息,氛围,情怀。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当我平日里厌烦了公元历法中一个又一个的工作日时,会出去寻找那些人间难得。春日桃李、夏日芙蕖,便不觉有了意趣。是的,我热爱这绽放在人间处处的花朵,当漫长的三百六十五日以花朵为划分,我也终会恍然,不会再有花开未觉的遗憾。(作者供职于西禹分公司富平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