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行业之魂,文化是力量之源。在《陕西交通》(原《陕西交通报》)创办三十周年之际,选取“交通文化版”近十年发表过的文章,编辑成《〈陕西交通〉文学作品十年精选》,选取“月末版”近十年发表过的文章,编辑成《〈陕西交通〉十年月末精选》,其目的,就是为了总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学创作情况,展示行业风采,展示交通运输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效,推动行业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交通文学作者持续开展文学创作,用手中的笔书写交通、讴歌交通、宣传交通,为陕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舆论氛围。《〈陕西交通〉文学作品十年精选》约50万字,选取了140位作者的188篇文章。这些作者都是交通职工,有的在机关工作,有的在生产一线,有的是宣传干事、机关文秘、财务人员,有的是收费员、路政员、养路工、修路人,他们心系行业、情系社会,为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凭着“一腔热血”,坚守文学之梦,坚持业余创作。这些文章都是文学作品,有散文、随笔、游记,也有小小说、读后感和“流水账”,其内容,有的记录交通历史,有的书写交通变化,有的反映行业风貌,更多的,是记述作者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陕西交通》“交通文化版”和“月末版”都是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优势品牌,是交通系统文学艺术人才培养的摇篮。《〈陕西交通〉十年月末精选》约66万字,选取文章204篇,作者基本上也都是交通职工。根据相关内容,将所选取的文章归纳为6个主题:“陕西古道”讲述了古盐道、古茶道、古蜀道和丝绸之路的传奇过往,“远去帆影”翻开了汉江、黄河的航运历史,“交通记忆”记录了交通发展的往昔故事,“路上风景”展现了沿黄公路、关中环线以及连霍、京昆、福银、沪陕、青银等多条高速公路沿线的靓丽风景,“人文地理”“吃在陕西”分别展示了路域以外的地情文化、历史故事和特色美食。交通文化是建设交通强国的精神动力。《陕西交通》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1月的《陕西公路》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先后更名为《陕西交通报》和《陕西交通》。创办三十年来,为加快交通事业发展、强化对内对外宣传、凝聚行业发展力量、提升行业文化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凝神聚气助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壮大着宣传工作队伍,培养了不少写作人才,依托《陕西交通》通讯员队伍成立的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300多人,组织出版、编印作品集100余部,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增强了交通故事的感染力、亲和力、传播力,也提升了交通行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陕西交通〉文学作品十年精选》和《〈陕西交通〉十年月末精选》入选篇目作者,基本上都是交通作协会员,但由于备选文章较多、时间跨度较长,错误疏漏在所难免,如有不妥之处,敬希理解指正。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