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1日18时许,西安市长安区局地出现大暴雨,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G210K1332+090处涵洞冲毁,交通中断;沿线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受损,造成人员伤亡。接到灾情信息后,省交通运输厅党组连夜作出部署,组织专家组赶赴现场,由分管副厅长带队做好抢通修复现场指导工作。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抢通抢修工作,全力配合当地政府救援救灾。安康市交通运输局按照省厅统筹部署,紧急调动人员、机械、物料从G210广货街向北驰援,全力协助处置险情灾情。行业协同应急机制形成合力,争分夺秒打通生命通道,8月12日16时40分,G210沣峪段实现抢通,全线恢复正常通行。8月11日18时许,西安市长安区局地出现大暴雨,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附近突发山洪泥石流,洪水夹杂着树木和巨石咆哮着倾泻而下,多处道路损毁,电力、通讯中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10国道秦岭山区关石至鸡窝子6公里路段损毁严重,多处道路杂物堆积,交通中断。灾情发生后,西安市公路局以汛为令,逆流而上,组织抢险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秦岭深处的国道上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抢险保通凯歌。快速反应 分秒必争西安市公路局作为第一批命名的市级应急救援队伍,从领导到职工都深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的沉重分量。8月11日,收到雨情预警信息后,全局上下高度关注公路安全和群众安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准备到位,确保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集结、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开展抢险工作。210国道鸡窝子段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道路被掩埋,涵洞被冲毁,有群众受困……收到路况信息报告后,市公路局立即启动公路抢险应急预案,安排沣峪公路段、三桥公路段、太乙宫养护应急中心抢险队伍火速奔赴一线,挖掘机、装载机开足马力,运输车辆满载人员和沙袋、钢丝笼等抢险物资疾驰,局主要领导连夜驱车赶赴一线……一个个身着橘红的公路人向着210国道鸡窝子紧急进发。20时30分,40名抢险队员、15台大型机械到达受灾最为严重的龙窝子,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工作。50公里的受灾山区公路,公路部门从预案启动到抢险队伍就位投入战斗,仅用了1小时40分钟,成为第一支携带机械、物资抵达现场的抢险队伍。在灾害发生后分秒必争的黄金救援期,公路人用日常严谨刻苦的实战演练和未雨绸缪的扎实准备,为快速抢通道路、全面开展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效统筹 科学处置作为专业的公路抢险队伍,西安市公路局有着“8·19”蓝田101省道水毁抢险等丰富实战经验。到达泥石流阻断交通的210国道K1330+200龙窝子处时,现场一片狼藉,约200米长的道路被2米多高的巨石、树木等泥石流掩埋,河水四处漫流,加之降雨还在持续,电力、通讯中断,抢险条件十分复杂。同时往安康方向2公里外的K1332+090处涵洞被冲毁,区间有群众受困,抢通工作刻不容缓。在紧急组织道路抢通中,由于物资准备到位,在现场启用3台照明灯车,点亮了当晚抢险救援“第一束光”。一边是湍急的洪水,一边是百米高的悬崖,局主要领导带领抢险队员们顶着两米多高且不停涌动的泥石流,现场指挥挖掘机、装载机由北向南开展道路抢通工作,当晚22时45分,仅用不到2个小时将灾害最严重路段约3000方泥石流全部清理完毕,打通了救援“生命线”,并主动配合属地政府用运输车辆转移受困群众60余人次。抢通第一处泥石流阻断后,西安市公路局协同武警部队、安康市公路局,于8月12日16时40分完成K1332+090处管涵埋设及回填,抢通最后一处中断路段,为消防、电力、通信等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路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抢通阻断道路后,主动提供挖掘机、装载机、照明灯车等机械和人员,并入现场救援组参与受灾人员救援工作。在优先保障整体救援前提下,抽调骨干技术力量,采用“人工+无人机”方式,分4组完成210国道山区段40.26公里水毁灾情再排查工作,全面摸清受灾底数,见缝插针抢修损毁道路。采取“安全第一、先通后畅”原则,集中力量对影响通行安全的水毁路段进行加固,对沿线易水毁、落石、塌方等重点隐患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增加作业面,快速完成21处一般道路水毁修复工作。抽调长安、鄠邑、周至、蓝田公路段力量,同步开展沿线群众房屋院内外淤泥、树木、落石等淤积物清理工作,恢复路容路貌,为受灾群众后续返家提供帮助。本次抢险救灾中,西安市公路局累计投入抢修人员600余人次、机械设备180余台班,抢通因水毁造成的交通中断2处、修复一般水毁21处、铣刨重铺路面1300平方米、新划标线150平方米、清洗路面9.34万平方米、清理水沟1.6万延米、清理零星塌方50方、修复水沟50米、堆料防护2.62万方、回填沙石6400方、设置警示标志223套。忠诚履职 为民担当8月30日,长安区领导带队到西安市公路局对参加“8·11”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人员进行慰问,赠送锦旗和感谢信,高度评价公路部门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所做的贡献。在锦旗和荣誉背后,浮现的是一个个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公路人,正是有他们的不畏艰险、前赴后继,我们成功打赢了这场抗洪抢险攻坚战。为了争取救援时间并转移群众,市公路局局长康晓革带队徒步踏勘道路险情,一脚踩空,腰际以下全部陷入淤泥,紧随其后的同志将他从淤泥里拉出来后,他顾不上清洗继续带队踏勘,准确地摸清了龙窝子处详实的受灾情况及地形信息。在他的现场指挥下,仅用不到2小时就打通了救援“生命通道”。三桥公路段段长袁文祥带领太乙宫应急中心抢险队伍冲在第一线,被石头戳破鞋底,脚心划了一道长长的伤口,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强忍疼痛,继续带领队伍清理沿线落石和淤泥,为群众转移开路护航。沣峪公路段主持工作的副段长王新涛带领队伍清理完第一处泥石流后,马上投入到救援群众工作中,先后用运输车辆转移受困群众60余人次。在连续抢险的一周时间里,他患着严重感冒,没睡过一次囫囵觉,裸露在外的皮肤脱了一层皮,但他从未后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公路人的担当和情怀。沣峪公路段黎元坪道班班长孟闫超第一时间将发电机和照明设备等应急物资运送到抢险救援现场,让受灾现场亮起灯光,为救援工作全面开展提供照明和物资保障,随后带领道班职工踏着齐腿深的泥泞,清理水毁路段的泥石流等杂物,直至打通救援通道……公路人一直以来秉持着“以路为业、以路为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甘当路石,忠诚履行使命担当,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在面对灾害的紧急关头,橘红色的身影总会第一时间冲在最前沿,为人民群众打通生命通道,点亮希望之光,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