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青银高速公路吴堡至绥德段是榆林地区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通道”。该路段自2007年建成通车以来,总通行量406.9万车次,重载货车 356.7万车次,占比 87.7%。为解决重载交通和大流量造成的路面病害,提升公路品质,确保运营安全,青银高速吴堡至绥德段2023年5月初开启专项维修整治工程序幕,经过“陕西路桥铁军”历时4个月的努力奋战,于9月2日全线胜利通车,以全新面貌迎来经济复苏的滚滚车轮。跑步进场开局即是决战陕西路桥集团承建的吴绥段养护大修工程单幅长度55.5千米,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面、桥面、隧道路面集中维修整治,沿线交通安全设施提升改造,路基路面排水完善工程,三类桥的维修加固等。主体工程量包含粘结层131.9万平方米、沥青混合料13.1万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3.8万吨、路面铣刨6.75万立方米,以及数量众多、相对分散的结构设施破除、维修、更换等。考虑车流量和交通管制、缓堵保畅因素,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施工工期按4个月控制,比原计划工期提前41天。为此,陕西路桥集团抽调精兵强将跑步进场,以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的状态,以超常速度完成驻地、沥青拌合站及冷在生拌合站临建施工,人员、机械、作业班组配置到位,拉开施工阵势。为实现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于路面结构下面层中,靶向处置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经过前期精心组织、详细谋划,项目部于5月30日在该路段下行线顺利完成400米试验路段铺筑,为后续大面积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现代养护展现创新实践该路段专项维修整治工程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次推行的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项目部按照交控集团和运营公司要求,采用集中养护模式,科学组织大流量下同一路段内多项目、多工种同步交叉施工。全面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创新型冷再生路面结构等低碳养护技术,实现铣刨沥青废旧材料再次利用,沥青废料掺量达到80%以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零剩余、零排放”绿色环保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采用拉链式篷布覆盖,有效保证混合料含水率,降低人工覆盖劳动强度,提高施工衔接效率;摊铺机采用结实耐用,不易损坏的防离析链条,保证了工程品质。质量、进度、安全及原材料管理、工地试验室等信息全面纳入“工程项目智慧监管云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反馈、流程无缝衔接,打造了各方高效协同的智慧工地。全程抢赶刷新进度记录面对吴绥高速专项维修整治工程超常的工期压力,陕西路桥集团路面公司管理团队锚定目标,咬紧牙关,以超常付出攻克一道道难关、跑赢一个个节点。项目部投入管理技术和服务保障人员170余人,主体与附属工程作业班组34个,施工高峰期现场施工人员超过700人,各类施工机具、运输车辆300余台套。为科学组织施工、高效调剂资源,项目部坚持每日例会制度,严格目标考核,精编计划,落实责任,查漏补缺,当日事当日毕。领导班子成员24小时轮班值守,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青年突击队勇挑重担,“5+2”“白加黑”,你追我赶,大干快上。7月15日,下行线路面工程按期完成,顺利实现交通转换。8月20日,上行线沥青上面层铺筑率先完成,交安、桥梁及附属工程同步完成,作业时间仅36天,整体比计划工期提前10天,完成产值1.09亿元。抢工期间16天铺筑沥青面层24.7千米,累计生产沥青混合料5.7万吨,平均单机日产量3600吨,高峰期超4000吨。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在高温酷暑“大烤”中一次次刷新施工进度记录。精细管理追求综合效益吴绥项目部紧紧围绕陕西路桥集团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总体部署,坚持“高品质履约、低成本管理”理念,多措并举提升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生态等综合效益。采用无人值守磅房、轮胎式压路机滚轮涂油装置、中间平衡梁支架底座微改进、黑匣子监控装置等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和工程品质。严格技术交底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坚持首件工程认可制,严把工序质量关。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和质量通病,编制有效预防和治理措施,消除质量隐患。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做到人员配置、经费保障、防护措施“三到位”,班前安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全方位筑牢安全网,实现全员、全过程安全无事故。大道有情,匠心筑梦。吴绥高速公路专项维修整治工程的高质量完成,既是交控集团推进现代养护管理新模式的成功实践,也是陕西路桥集团施工主力军担当的再次展现。硬骨头需要硬实力,硬任务练就硬本领。面对新征程、新挑战,陕西路桥人将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用心用情书写新时代交通建设精彩华章。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