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多年前,我在和朋友一起游览位于襄阳市郊的邓城遗址时,苍茫暮色中,一个身形窈窕的女子突然出现在废弃的城址上,片刻,又飘然而去。
我稍感惊讶,也只当是幻觉。不料,当我以后翻阅襄阳地方文献资料,每读到介绍“魏玩”的篇章时,那个幻象都会再次出现,而且越来越清晰,衣服有了颜色,发髻有了形状,甚至偶尔还能听到她轻轻的、长长的叹息。
羊祜治襄阳时,常到襄阳城南的岘山饮酒赋诗。他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一个“湮灭无闻”,道尽时间对生命的无情。岁月如斯,多少人随风而逝,幸有文字和书籍,我们还可以与古人相遇。
伊人
魏玩,女,字玉汝,襄州邓城人,北宋女词人,宰相曾布之妻,诗论家魏泰之姊。因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
以世俗的眼光看,这是一个身份显赫的人。粗浅地说,她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的女作家。
宋代大儒朱熹曾这样评价:“本朝能词妇人,唯有魏夫人、李清照二人而已”;明朝文学家杨慎也对她称道有加:“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观、黄庭坚争雄,不徒擅名于闺阁也”。但就是担得起这等赞誉的一个人,在煌煌青史中,除了十几首诗词和不到一百字的零星散记外,再无其他任何资料。以至于提及宋词,世人皆知李清照,却不知一个比李清照早了近50年的襄阳女子。一代词坛翘楚,竟如此寂寥,让人感慨唏嘘。
但她是我的老乡啊!我们在各自命运的安排下,从不同的地方落脚襄阳。虽然我们之间相隔了900多年,但那条送她出嫁的汉江依然清澈,她登过的岘山依然青翠,她每年正月二十一必过的“穿天节”,我辈也依然在过……
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满座衣冠似雪。谁共我,醉明月?“塑造她的念头便不可遏制地生起。
故事
魏玩的词流传后世的只有13首(一说14首),但可以肯定,以她的才气和见识,她一生的创作绝不仅止于此。
魏玩的词学成就在于:改写了此前“男子作闺音抒闺怨”的局面,使“代言体”从此退出词体艺术的历史舞台。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是如何做到无视清规戒律,大胆、自由地抒发内心的?这在我心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因为它不单是展示才华,背后更有深刻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的觉醒和成长在今天仍有大片盲区,魏玩这位古代女性值得探究,她有怎么样的心路历程,是如何逐渐成长的?她的这些惊世之作,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魏玩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她生活的年代,是北宋最好的时期,物质高度发达,文化空前繁荣,制度建设渐趋成熟,连节假日与各朝代相比也最多。作为一个官宦女子,一个贵妇人,一个全职太太,生在襄州,远嫁抚州,定居汴京,中间还随丈夫各地宦游,栖居于远大于闺阁的世界,她都看见了各地的哪些民俗?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结交了哪些好姐妹?这群贵夫人,在男权支配的儒家世界中,又创造了怎样丰富多彩,又颇具意义的风雅颂?
魏玩的丈夫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弟弟。曾布聪明过人,才华出众, 23岁就高中进士。踏入官场后,他因为较好的政声和过人的能力,成为王安石变法的主力;变法失败后,他被贬做地方官长达20年;后又官运亨通,最后官至枢密使、宰相,封鲁国公。他的命运因何跌宕起伏?当时的党争,到底有一种怎样可怕的力量?而魏玩,又都看到了些什么?
以上内容成为我写作的动力,也构成全书的主要内容。在这里,人们享受着时代赐予的精妙物质时,各自的命运也因时代而变化,女人的命运又因男人而变化。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有人升上云端,有人坠入泥潭,有人看淡世事归隐乡间……王安石、苏轼、魏玩夫妇、沈括夫妇、李之仪夫妇、王安国夫妇、米芾、魏泰、徐禧莫不如此。
创作
写作是一次艰难的跋涉。魏玩史料的缺失,虽然给了作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但对于这样一位身处急剧变革的时代,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的人物,任何不忠实于历史的想象都是对她的大不敬,并且都是对历史人物的亵渎!我着力搜罗曾布的史料,期望从他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他妻子的吉光片羽。在此过程中,有幸结识了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熊鸣琴副教授,镇江市丹阳曾氏后裔曾萍女士。熊鸣琴的《曾布研究》让我对魏玩的生平有了可资参考的依据;曾萍提供的资料,又让人窥见那个家族的细部。
为最大限度贴近主人公生活的时代,我购买了50多部研究宋朝的专著,查阅了400百多篇论文,对小说中的社会风尚、岁时节令,都市、街道、商铺、酒家,印刷,家具、服饰、发饰,包括乞巧节时兴的小孩儿玩具“磨喝乐”等都一丝不苟地进行还原。所有相关联的人,特别是书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如曾巩、王安石、苏轼、沈括等,都买来专著仔细研读。
元丰三年(1080)八月十五,魏玩做东,邀请“金兰汇”众姐妹夜游水镜湖,为即将离开汴京、随被贬丈夫到永州生活的好友采薇饯行。想着这一别, 不知何时才能重逢,而另外几个姐妹,早已天涯零落,心里不由得一阵悲凉,遂提笔填下一首 《点绛唇》,中间有句: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于我看来,这何尝不是她在时间的长廊里在长久地期待?
我愿意用笨拙的笔把魏玩从尘封的故纸中激活,再现她的生命和激情,以此献给读者朋友们。
第四版
< 上一版

独自凭栏久
《暗夜中的怒放:北宋女词人魏玩》创作谈
新闻作者:文 / 艾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