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6期 第219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3-09-1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一版 下一版 >
为群众解忧盼谋发展促振兴
记全省驻村帮扶优秀干部代有来
新闻作者:文 / 安立广 张静茹

在西乡县枣园村,每天都有一个身影穿梭于各家各户,奔波在山间小路,他就是陕西省公路应急中心驻村干部代有来。“我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尽自己的全力,让乡亲们的生活更有盼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代有来经常说的话,也是驻村期间不变的坚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身”住一线 勇担振兴使命
2021年7月,带着“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的使命,代有来正式入驻西乡县枣园村。枣园村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城以西10公里处,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三类人群9户17人,村集体经济薄弱,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驻村干部肩上的担子并不轻。驻村以来代有来严格按照中、省“四个不摘”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产业、促增收、固成果、强党建;工作中,他始终冲锋在前,履职尽责,强队伍、解民忧、壮产业、战疫情,凭借着“见困难就扛”的冲劲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荣获全省2022年度驻村帮扶工作个人优秀等次。
作为一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公路人,代有来始终以党的召唤为心之所向,积极克服生活、工作、交通等诸多不便,不讲价钱、不计得失、不打折扣,尽职尽责干好驻村帮扶工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心”在一线 成为村民知心人
从城市街头到乡间田野,代有来首先做的就是融入。他第一时间走村串户了解实情,倾听党员群众的心声,重点关注残疾人、孤寡老人、慢性病家庭等特殊群体,了解村民盼什么、愁什么、急什么;了解到枣园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的路子并不广,没有外力光靠村组干部自身力量很难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代有来与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协调省厅、省局,西乡县政府先后投入帮扶资金880万元,新修乡村观光道路8.9公里,美化绿化村容村貌,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业,打通茶叶等农副产品外运通道;工作中严格按照西乡县委、县政府和城北街办统一部署,主动与村“两委”和街办驻村帮扶干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住房、安全饮水、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等方面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情”系一线 深化为民服务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面对疫情,代有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变身”疫情防控队员,有序组织符合年龄及身体条件的人员做好疫苗接种,他蹲守车站,深入村庄、住户,排查西安返乡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帮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切实把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降到最小,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现象的出现,用实际行动扛起疫情防控责任。2021年以来,他先后与村组干部入户发放宣传页、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传、排查低收入家庭、化解村民矛盾、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进行高龄和养老保险认证、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抗旱防汛等便民服务,特别是去年7月,汉中发生大面积持续干旱,他连续10天,深入田间地头,为孤寡老人等帮扶对象抽水灌溉,入户送水,病倒在帮扶一线;他主动自费为所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这些都是代有来的工作日常,也是无数驻村队员的缩影。
“责”助一线 共谋发展结硕果
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先遣队员”。为补齐知识短板,全面提升素质、巩固脱贫成果和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代有来积极参加了工作队员专题培训班,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三会一课”等平台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既开阔了眼界又积累了知识;对于因灾因病等有致贫返贫风险的户,特别是“脱贫监测户及边缘户”,经过逐户分析研判,建立防返贫重点人员台账,落实驻村帮扶户一对一帮扶计划,真帮实干,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帮扶村实际,代有来积极寻求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用好帮扶资金,当好联系纽带,想方设法真心为帮扶村帮困解难。省公路应急中心领导先后多次赴村开展“支部结对帮扶”和“助力消费扶贫”活动。
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的集体奋斗下,枣园村先后获得“全国第三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随着“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的持续深化,全村茶园观光道路、观光亭、观景平台的建成,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眼下,两年驻村工作已然结束,但他的帮扶计划并没有划上句号,而是毅然选择继续扎根乡村。代有来坚定地说道:“既然选择了这里,我就要踏实走好这条驻村路。”站在新一轮驻村工作的起点,作为驻村干部他将继续在西乡县为群众解忧盼、谋发展、促振兴。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