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7期 第219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3-09-1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闲话签名本
新闻作者:文 / 文 金

给有故事的签名本找
一个安妥的家,让它不再流
浪、不必飘泊,这或许是每
个读书人的朴素心愿吧!


但凡痴书人,或多或少都藏有著者(译者、编者)本人签名或题签的书。
如果一本书有作者亲笔签名,那么这本书就有了温度,有了故事。如若还有题签、赠言(诗)、签赠日期、钤印等,那就更是锦上添花。总之,著者在书上留下的有效文化信息越多,就越有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每当在路边摊或旧书网发现有著者签名的书待价而沽——不论著者名气大小、书籍品质高劣,我都会心生怜悯。是啊,著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作品签名后被弃之如敝,是多么辜负著者的一片心意啊!看着这些“没娘的孩子”流落四处,我就忍不住想收留下它们。
由于比较关注老一辈编辑,我淘到了王维玲先生的签名本《岁月传真》《品尝记忆》等,他是《创业史》《红岩》等书的责任编辑;何启治先生的《美丽的选择》《文学编辑四十年》等,他年轻时曾做过柳青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的再版责任编辑,后来审读出版过《古船》(张炜)、《白鹿原》(陈忠实)、《突出重围》(柳建伟)、《狂欢的季节》(王蒙)等一批作家的重要作品。他们在中国编辑界名声如雷贯耳,或许名望局限于学术界,所以他们的签名本与普通书售价差别不大。这样的拣漏,令我喜不自胜!
我有缘结识何启治先生,就是碰巧买回的签名本有他的手机号码(应该是应受赠人要求写下的)。我由此联系上了何老,还赴京拜访他,坐在他家客厅的小方桌前做了几个小时的独家专访。其中经何老授权、由我首次对外披露的路遥写给他的10封未刊信件乃是收获之一,这批信件后来悉数收录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的8卷本《路遥全集》(典藏版)。最近读到陈忠实深情回忆与何老深交40年的文章,发现他也曾经像我一样怀着忐忑而又崇敬的心情,毕恭毕敬地拜访过何老,他也坐在何老家客厅那张低矮的小方桌前,与我聆听何老的教诲是多么相似!联想何老还曾审读出版过王蒙、张炜、柳建伟等一批作家的重要作品,如果这些作家拜访过何老的话,何老也有可能是坐在那张小方桌前接待他们的。想到这些,我不由得心潮起伏。如此胜殊因缘,都拜签名本所赐啊!
热心的书友经常与我第一时间分享刚收购到的名家签名本,其中不乏郭沫若、周作人、巴金、冰心等善本,不少还是毛笔题签题诗的精品。这些精品价格奇高,我虽然眼红心急,但也只能望“洋”兴叹。当然有时也有例外,书友不喜“穷款”(即书上单署姓名,无记年、题赠对象及钤印等),常以白菜价抛售,只要是真迹,我常“动如脱兔”收纳之。不久前,我将只有艾青签名的《艾青诗选》以低价收入囊中。
去年,我淘到几册陈沂的签名本。我对这名作家不熟,网上一查,他既是老作家,更是老革命。在他的签名本中,有陈沂回忆录《十年历程(1979—1989)》,扉页签有:“厚生阅。陈沂,92.10.29”;长篇小说《白山黑水》,扉页签有:“厚生存念。爸爸、妈妈,九二、十一、九”字样……字迹龙飞凤舞、开阔舒展。这些书保存较好,而且每本都规规矩矩地盖有“厚生藏书”的藏书印。我还购到一本《彭德怀自述》,扉页写道:“南岗:希望从彭总的一生中学习无难不过、无坚不催、至死如一的伟大精神。爸爸  82.3.29上海”。可以想象,父亲在这本书出版不久就买来推荐给孩子,希望他(她)像彭德怀一样“无难不过、无坚不催、至死如一”。这本书不是陈沂著作,所以他未署名,只以“爸爸”落款转赠孩子,我想他给孩子写下这段话,应该自有深意。我不禁思索,是不是当时孩子在工作或者生活上遇到了什么挫折坎坷,父亲通过赠书激励他(她);或者父亲只是纯粹对彭老总敬重,父亲有彭德怀相似的人生经历——参军、打仗、被批斗等。也有一种可能,陈沂对彭德怀的关注与他的工作密不可分:他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长,主持全军文化工作,与时任中央军委领导的彭德怀在工作上应多有交集。
从这些书的题签中,我看到了一个拥有不平凡人生的父亲对孩子的那份至爱,令人动容。为了搞清楚“南岗”、“厚生”是什么关系,我买来《陈沂家书(1958―1979)》《五十年一瞬间》研究。这才得知陈沂有孩子北岗、南岗、东岗、西岗,受赠人“南岗”是其女,“南岗”应是小名,本名或许是“厚生”。
从这批书恭恭敬敬盖着的藏书印看,她始终珍藏着父亲赠予的这批签名本。但不知什么原因,就突然全部“失散”了?因为搬家?出国定居?当年的孩子老去?我无法猜透其中缘由。签名本一旦流落旧书市场,就会被打上市侩的标价,趋利的书商或收藏家会以著者名气、书籍品相、版本新旧、印量多寡作为衡量标准给它估价。果然,与我所购同批署名“陈沂”的签名本,在旧书网店陆续上架开售,并且价格不菲。我无意将这几册签名本转售,因为书中蕴藏的父亲那光芒自射令人无法直视的舔犊之情和温柔爱女浓得化不开的拳拳之心,又岂能用金钱来衡量?我愿意将其妥为珍藏,完整保留下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给予女儿的时代馈赠。
给有故事的签名本找一个安妥的家,让它不再流浪、不必飘泊,这或许是每个读书人的朴素心愿吧!
 (作者供职于白泉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