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靳 燕在巍巍秦岭山腹地,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肩负着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消防救援、应急处置工作任务,他们就是西镇分公司秦岭终南山隧道管理中心消防救援大队。成立于2007年的消防救援大队是国家高速公路首支企业消防队,现有员工46人,青年员工占比70%。18年来,这支队伍坚持实战实训,不断磨砺技艺,深化对日常训练工作和长隧灭火救援中新技能的掌握。他们不断提升执勤备战能力,为确保隧道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真打实备锻造过硬本领2024年2月19日夜晚12时,一阵急促、刺耳的警铃声,在寂静的秦岭深处响起。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消防救援大队正在开展夜间紧急集合拉动演练。集合过程中队员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集合,值班班长整理队伍、清点人数,并对携带个人装备进行检查,明确任务分工,提出具体要求。这次突击拉练从警铃响起到队伍集合完毕,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井然有序,全体队员眼神坚定、精神抖擞、着装规范,仅耗时2分32秒,真正考查了队伍应急反应能力。消防救援大队深知,面对保卫秦岭终南山隧道的艰巨任务,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不断强化实战意识,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紧急情况。2024年以来,消防救援大队共开展了应对低温冻雨灾害拉动演练、新能源车事故灭火救援实战演练、隧道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缓堵保通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等。在春训活动当中,开展军事化队列训练、内务规范化建设、消防法规和应急救援战备作训。持续开展日常体能、技能强化训练,坚持每日进行消防车操、水带链接、破拆救援、负重救援等训练科目并严格考核。隧道消防救援大队始终秉持“固基础、练本领、强技能”的核心理念,在执勤训练工作中全面夯实实战化训练,刻苦钻研实战化本领,锻造出坚不可摧的战斗意志。应急处突凸显责任担当2024年11月29日,一辆陕H牌照红色六轴半挂货车尾部冒着大团火苗从秦岭终南山隧道东线快速驶出并继续驶向西安方向隧道群,这一火情被隧道北口当班守卫队员直接目击,他们立即向隧道监控指挥中心报警。隧道管理中心北口消防值班点迅速响应,立即出动1辆消防车和5名专职消防队员仅用8分钟就赶到了事故车辆停靠地,此时现场浓烟滚滚、火苗窜动。消防队员立即对现场进行安全警戒,采用单干线双出水方式压制火势,同时利用水枪对起火车厢、底盘、油箱等区域实施精准射水。经过30分钟的连续作战,现场火势成功扑灭,未造成司乘人员伤亡。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在各种各样应急处突的事件中,隧道消防救援大队均做到了发现及时、反应迅速、配合紧密、处置得当,最大限度降低了司乘人员的经济损失,有力保护下游公路隧道设施设备安全,凸显了责任担当,展示了西镇高速“南山卫士”的良好形象。消防宣教筑牢安全防线2024年11月是“消防宣传月”,在第33个“119”全国消防日中,消防救援大队在包茂高速太乙宫安全检查站设立消防安全咨询台,通过向过往司乘人员发放宣传页、播放隧道警示教育视频等方式,积极开展消防知识科普。在办公区,消防员对公司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灭火器实操演练活动。消防救援大队坚持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学习,各消防班组积极贯彻“班前班后讲安全”,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每日开展技能练兵,熟练救援流程和步骤,开展“我在身边查隐患”专项安全活动,营造全员查隐患、安全伴我行的良好安全生产氛围。消防队员还在“安全生产月”安全标语单上进行承诺签名,坚持当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多种多样活动的开展,使参与活动的司乘人员和员工熟练掌握了灭火常识和逃生自救技巧,有效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有力防范化解了各类火灾隐患,切实筑牢了消防安全防线。深入检查守好安全关卡作为天下“第一隧”的守卫者,消防救援大队高度重视安全检查工作,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有计划开展设施设备、宿办区域的全面“体检”工作。检查的重中之重放在主隧道全线的消防设施设备检查,每月定期对隧道东、西线消火栓箱内的灭火器、消防水枪水带、水成膜系统、水消防系统以及消火栓箱照明等设施器材、管件进行抽查;每周开展“车场日”工作,对消防车的发动机、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燃油、供水、供电系统等各个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车辆性能状况良好;每日注重对空气呼吸器、无齿锯、机动链锯、液压机动泵及个人防护装备等随车设备的检查与保养,最大限度确保消防员的火场安全;同时对应急装备库房定期盘点,对储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用随调,建立完善的隐患治理及风险管控体系,为消防队员在执行任务中的安全提供保障,做到防患未然,真正落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防范措施,有力保障通行安全。企地联动建立应急机制2024年5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管理中心消防救援大队携手商洛支队开展阶段性消防业务技能、体能协同训练。本次阶段训练开启了企地消防协同训练新局面。7月,西镇分公司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管理中心与商洛市消防救援支队签订高速公路消防救援应急联合机制合作框架协议。该项协议的签订,确定了双方建立工作例会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统一调度机制、联勤联训机制及装备互补机制,是对联合救援协作机制的完善,拓展双方消防救援队伍合作广度和深度,打造了高速公路消防救援共同体,提升高速公路消防救援安全风险防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处突综合管理水平,同时隧道管理中心可以借助商洛消防支队的技术力量,指导和协助隧道消防救援大队提升技能业务水平,全力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及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十八载风雨兼程,这支坚定执着、充满了阳刚之气的队伍浴火成长、百炼成钢,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陕西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执勤训练工作先进单位”“陕西交控集团2023年度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并于今年喜获交控集团“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今后,消防救援大队将继续坚守本职岗位,积极应对和化解特长大隧道各类安全风险及应急救援事故,以实际行动,为保障陕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司乘人员安全出行贡献力量。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