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康 娟春节过后,错开节假日免费高速路的拥堵,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交控人自己的幸福高速路,前往安康一座俗称为“石泉”“十美”的小城,开始我们的蛇年第一旅。先生总习惯把旅行安排在节后,这样能较好错开车流、人流高峰,不至于去哪都人满为患,可以尽情享受一场安静美好的旅行。石泉,是一座以石缝中泉水命名的城市。汉中素有“陕西小江南”之称,而古泉老街的景致,除去家家户户少了一只镇宅猫咪,其他真可谓称得上是再现江南!想起那年,我曾在烟花三月与先生一起下过扬州,江南翠意盎然的美景令我至今流连忘返。此时,踏着石泉古街上墨青色的石板,先生说若能再下些细雨,便是又一条江南的烟雨小巷了。于一处古玩店,淘到一串爱不释手的白菩提。儿子慷慨抢着付款,这是我蛇年收到的第二件来自“皮夹克”的礼物,幸福之感非言语所能表达。继续往古街尽头下到汉江畔边,随处可见石缝中冒出细细的泉水,正是冬春交汇的季节,若是夏季,想来泉水一定会更旺。我们下到干涸的汉江边去捡好看的石头,儿子在一边安静地摞着“玛尼堆”,我穿了红色的毛衣,立在江边的石子堆上,对着家人和新年比下爱心。绕过后柳镇碧波荡漾的秦巴山水,在中坝峡谷的深处寻一根千年古藤,有那么一瞬间,我动心想带回一块长着青苔和水草的小石头到延安养。然而担心陕南的青苔不一定适合在陕北生存,只能作罢,美好的事物应留在属于它的地方。进入有着“北国奇观”之称的柞水溶洞,体会亿万年来自然力量塑造的天然佛景,感受秦楚文化历史的交融碰撞,置身其中汲取禅意,深深感受到生命的渺小、自然力量的恢弘和伟大。儿子在迷宫中发出惊叹,我只觉自己像是仙女进入神仙地域一般,竟是想永远都留在这座世外桃源了。小心翼翼越过穿过水毁后正在修复的蔡九路,实地感受了去年水灾对蓝田人民的冲击。没想到更严峻的考验是在后面的“文公岭”!那弯弯的山路如巨莽般上下盘旋,上山时我的心便开始发怵,下山的路更是险峻陡峭,还存有积雪。我一度紧张,沿途始终拽着先生的衣袖,终于捱到山底,远远望见一个叫“葛牌”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我们像是看见亲人一般急速狂奔过去。蓝田一行,让我不由得感慨自己原来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些年,我所在的城市延安随着交通的发展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身处其中,只觉得那是一种随着时间变迁的自然发展。然而这样的一次旅途,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灾害带给人民生活的不便,更看到了灾害之后,交通人为修复损毁道路付出的努力,真正明白了“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同为交通人,也因此更觉责任在肩。到达蓝田的千年古刹“水陆庵”时,正逢当地元宵节前夜。踏着新年的余温,有幸求取到两串车挂“平安福”,一串送与朋友,另一串留给自己。爱不释手的那刻,朋友也仿佛心有灵犀刚好发视频过来,于是我又少不了一顿恰如其分的夸功和炫耀。元宵节当天,我们拜访了陈忠实先生的老家——白鹿原。老先生已西去远游,偌大一片平原,遍地商业,令人唏嘘。归来时,我决定翻出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重温,去到老师的笔触间,感受那时岁月。当我提笔写下蛇年的第一趟旅程,回想起旅程中遇到的那幢无人居住、陋室空堂的小院。我想到:很久、很久以前,小院的屋内一定也曾有欢声笑语,有袅袅炊烟和饭香,有父亲卸摞农具的声响,有母亲喊孩子吃饭的昵唤,耕牛在牛槽中摩娑着啃草,门前小溪的鸭子,把头深深地探进水里......芸芸众生、浩瀚生命周而复始,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作别过去,成为长大后再无归期的游子。我们要做的是:珍惜当下生命中的人和事物,放慢脚步,享受每一段旅途人生,让生活不再内耗充满阳光。 (作者供职于靖富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