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期 第200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1-09-14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第一版 下一版 >
毛主席东渡黄河
新闻作者:文 / 图 本报记者 周迎春


陕北是革命圣地,也是革命的摇篮。毛主席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离开陕北时,他又深情地说,“陕北是一个好地方!”自1935年10月19日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毛主席在陕北战斗和生活了多少年?他是什么时候离开陕北的?是从哪里东渡黄河到了山西?离开陕北的最后一晚他又住在哪?

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进驻陕北延安7个月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业为重,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高举民族统一战线旗帜,领导人民军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中国共产党也由4万人发展到121万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数万人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建立了拥有1.2亿人口的19个解放区。

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即“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史称“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然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完成内战准备后,于1946年6月底撕毁“双十协定”,悍然进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随后又向其他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6月30日夜,刘邓大军突破黄河防线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争进行了八个月,战线也不断延长,由于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受挫。1947年2月,国民党作出了进攻延安的部署,决定从南、西、北三面对陕甘宁边区实施重点进攻。3月8日,延安各界召开动员大会,号召边区军民紧急动员起来,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保卫边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程。19日,西北野战军也主动撤出延安。

人民军队越战越勇,总兵力不减反增,武器装备也得到很大改善。党中央当机立断,决定不等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立刻转入全国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随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出“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的号召。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响亮地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到1947年底,战争已经主要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

自主动撤离延安以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行程1000多公里,转战陕北10多个县,成功指挥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举进攻。同时,中原、华北各野战军都已渡过黄河南进,东北野战军的冬季攻势也解放了一些大城市。蒋介石对解放区发动进攻之初曾有300万军队、248个旅的建制,到1948年3月,损失均已超过三分之一。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有几次渡黄河的机会,但他坚持不走,他说,我们在延安住了十二年,老百姓供养我们,一遇险情就跑,对不起陕北人民。经过一年的较量,全国战局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蒋军必败将成事实。为有利于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中央前委决定东渡黄河离开陕北。

时任中央直属队司令部副参谋长汪东兴,在1948年3月9日的日记中记述,“下午,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派人把我和叶子龙找去讨论东渡黄河问题。毛主席对我们说,中央前委商议,准备东渡黄河……去年3月19日胡宗南占领了延安……蒋介石得意忘形……要把我们赶到黄河以东……你蒋介石赶我们过黄河,我们偏偏不过,在陕北拉着你的队伍转圈子。一年后的今天,我看过黄河的时机到了,把你们两位找来,就是商量一下,咱们什么时候过黄河?准备怎么过法?具体由谁去组织指挥?”

商议决定,东渡黄河的时间暂定为3月下旬,十天内准备就绪,准备工作由汪东兴负责。1948年3月10日,叶子龙、汪东兴组织召开筹备会议。11日,汪东兴带领人员和电台等设备从杨家沟出发,12日下午到达螅蜊峪,晩上便找来当地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筹措物资、准备渡船、寻找船工,经过几天的忙碌,于16日开始了渡河演练。汪东兴在日记中说,“为了防止敌机的轰炸和防止敌人可能破坏渡船,我们把9只渡船分成3组进行隐蔽,日夜派哨兵警卫。”

1948年3月21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离开住了四个月零两天的米脂县杨家沟,群众热烈欢送。毛泽东深情地说,“陕北小米子我吃了十三年,实在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为了全国的解放,我们又不得不离开。”当天到达绥德县吉镇,住马祖超家。22日下午到达佳县螅蜊峪刘家坪,住在任九如家。螅蜊峪即今佳县螅镇,距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约六七公里。23日早饭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离开刘家坪,沿黄河西岸步行而下,至川口河神庙附近的元子塔渡口,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了一会儿,中午上船过了黄河。

毛泽东临上船时,对前来送行的人们说,“我马上就要过黄河了,来不及向陕北老乡们告别,请你们转达我对他们的问候,谢谢他们一年多来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告诉陕北人民,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对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军的一片深情和友谊。”同时开动的共有四只船,毛泽东坐在第二只船上,艄公是山西临县马家塔的李拉子、吴堡川口的薛海玉等人。船开到对岸高家塔以南的沙头上停泊,毛泽东走下船站在岸上回头东望,深情地说,“陕北是一个好地方!”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结束了历时一年零五天转战陕北的艰苦生活,离开了战斗和生活了十三个春秋的陕北,途经山西到了河北西柏坡,开启了新的征途!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政府在毛主席东渡黄河的渡口岸边竖立了纪念碑,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又重新立了“毛主席东渡纪念碑”。现如今,“川口村毛泽东东渡黄河旧址”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雕塑和一座占地100多亩的纪念公园也已建成,成为陕北一个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