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2期 第206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5-10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罗窑村 的故事
新闻作者:■ 杨永宏



我的老家罗窑村,距离洛南县城三十多公里,位于秦岭原乡禹平川腹地,村名由最早居住村民罗姓起名。听老辈讲,几百年前,罗姓的先人逃荒,从潼关翻越秦岭后沿河而下,在这里停下疲惫的脚步,鲜美的野菜驱走饥饿、甘甜的禹平河水解除干渴、而半山腰的山洞就成了他们遮风挡雨的家,他们沿用老家的习俗,把洞叫“窑”,从此就有了罗窑村。几年间,他们用农闲时间,修筑出了一座瓦窑,利用后面山坡丰厚的土层,烧制砖瓦,修筑房屋,山洞只有在躲匪患时才回去。后来,虽然逃荒来的人越来越多,但地名仍就沿用,烧制砖瓦的手艺也被传开,成为罗窑村人谋生之道。良好的土质和精湛的手艺,使罗窑村的砖瓦扬名禹平川。慢慢的,人们便把村名中的“窑”联系到砖瓦窑的“窑”,知此“窑”而忘彼“窑”。
“文革”时期,烧制砖瓦被迫停了,瓦窑也被闲置,村名也被冠以具有政治色彩的“红卫大队”之名,一直到一九七八年后才恢复罗窑村名。改革开放,一度闲置的瓦窑又火了,忙完农活的人们,重抄旧业烧制砖瓦搞起第三产业。当第一缕春风吹来的时候,窑工就爬上后山的十多米高土塬,开挖砖瓦土料,将其打碎至拳头大小土块,用笼担挑到自家门前场子堆积。一般一窑砖瓦需要近千担土,都是窑工一担一担挑下来的。等到天气炎热时,将土匀开晒干,全堆浇水渗(方言读nin)透。接下来踩泥,一般都是由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挽起裤腿、排着队,一脚挨着一脚的来回踩踏,直到踩和成泥,然后叠成泥墙。开始制作瓦,用铁弓将泥墙削成1厘米厚的泥层,用手轻轻地拾起围在瓦模上,用瓦拍轻轻拍打使泥坯薄厚均匀,将多余的泥胎用木尺刮去,摆在平整的场子上晾晒微干、套罐敲打整形、再划分晒干分片,储藏在干燥的地方。
冬闲时,窑工们又进入最后的“烧瓦”,这是最苦的一道工序。窑工们将瓦装进窑里,封好窑门,用早已收集来的柴草开始烧窑,一般烧窑要经过七天七夜,村里人也像过事一样,过来帮忙烧窑,没事的就会围着火堆,男人抽着烟说着外面的新鲜事,女人们话着家常纳着鞋底,小孩围着瓦窑戏耍。
开窑那天,村里人早早聚集在窑前,在鞭炮声中窑工们打开窑门,将烧好的瓦从窑里抱出时,那青蓝的瓦色、脆响的敲击声,显示了窑工精湛的火候,买瓦人是当仁不让,将车开到窑门口,先交钱后装瓦,生意成交。村里人也不闲着,帮忙抱瓦装车,收获的喜悦写在人们的脸上。
砖瓦成了罗窑村的招牌,“窑”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但前后山以及周边的树木被砍光、村子大块的土地消失了,雨天村里到处流淌着泥水。看着这些,罗窑村人认真反思,狠下心放弃烧制砖瓦技术外出创业,“窑”渐渐淡出在人们的视线。遗弃的瓦窑在暴雨中垮塌被拆除,经历百年的瓦窑从此消失,罗窑村也从此无“窑”了,但村名中的“窑”字却保留至今。
今天,当你站在村子前洛潼公路上,回望着美丽的小乡村和周围绿荫覆盖的青山、清莹透澈的禹平河,罗窑人会为你讲述罗窑村的故事,用亲身经历诠释“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这一时代理念。山腰的窑洞还在、“罗窑村”还在、罗窑村的故事也将会代代相传。
 (作者供职于洛南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