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3期 第206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5-13 星期五
今天是: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愿每个人都能活成 自由且温暖的自己
—— 读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
新闻作者:■ 杜会琴



偶尔在豆瓣上看到了读者的推荐,购买了一本得分靠前的《在峡江的转弯处》,作者陈行甲是曾经的湖北省巴东市“网红县委书记”,这是他的自传体散文,也是一个关于爱,关于成长的书。
陈行甲自己把这本书叫做人生笔记,写这本书时,他已经彻底离开了职场,在人生的重大转折期,他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将自己的所经历的一切,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为民请命,问心无愧十几年的官场生涯,记录了自己对母亲,对妻子,对孩子的爱。
和所有的寒门学子一样,陈行甲是通过参加全国高考改变命运的,毕业后的陈行甲和万千大学生一样,立足基层,任劳任怨,一步一步走上了仕途,2011年10月,调任巴东县委书记时,陈行甲刚刚40岁,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年龄,他在巴东县政府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被热门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作剧中清廉基层官员的台词,原话甚至连数字都未作改动。在巴东任职的5年间,陈行甲为了宣传巴东旅游,曾在3000米的高空跳伞,为了节省二十万元四分钟的某歌星演唱费,他亲自献嗓录唱了宣传巴东的MV,一个晚上点击就超过了15万。
因为频频触网,自带“流量”,他被人称为“网红县委书记”。他把母亲对他的言传身教,转化为他作为县委书记对巴东县领导干部的要求。“干净、自强”这四个字至今还挂在巴东县委县政府的大楼上。
当时,所有人都看好陈行甲的政治前途。他是清华大学全日制硕士,还曾公派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在巴东县当政的前4年,各级政府没有收到过一封关于他的群众举报信。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2016年9月,这颗45岁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顺利入选湖北恩施州级领导干部人选,就在晋升公示的关键时期,2016年12月,他却用朋友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再见,我的巴东》一文,宣布辞去湖北巴东县委书记职务,这篇文章今天还可以查阅得到,其文笔之犀利,情感之真切不愧曾是个清华学子的热血情怀。瞬间,他的特立独行在网上掀起热议。在沉寂半年后,2017年5月6日,陈行甲在朋友圈宣布自己将投身公益,他在演讲中说,一场比赛,四十五分钟是前半场,经过一个中场休息后,下半场将闪亮登场,他自己那时候刚刚四十五岁,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中场休整结束”,后半生他自诩为一名“公益草根”。陈行甲在文章中表示:“人生下半场专职从事公益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陈行甲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解释,自己转场公益的选择看似突然,但从其人生轨迹来看并不突然——“我在人生重要节点上的选择都是听从内心的召唤”。“这次从本质上也是一次回归,心情和当年从清华毕业回故乡湖北兴山是一样的。”
2015年夏季,陈行甲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出席毕业典礼,并为即将毕业的清华学子作了演讲。他在题为《把人生看远,把升迁看淡》的演讲中说道:“京外的同学基本都选择了留京工作,我也拿到了一个很体面的单位的Offer,但是我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我觉得召唤我的最大的力量就是在乡镇工作时基层群众让我感受到的被需要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愿意放弃所有……”陈行甲也总结自己这些年在“庙堂”的工作,自忖“在约束和惩戒层面做得比较多,在爱与信仰的建立上浅尝辄止”。选择公益,成为他探索乡土社会问题症结所在,以及“建立爱与信仰”的路径。
我们也许不该祈求一个体制内的官员去探索如何“建立爱与信仰”的路径。但是,陈行甲经常思索这个问题,当他在基层政权的网格里使尽浑身解数还是感觉到杯水车薪的无力感时,他选择了毅然决然的辞职离去。个中滋味,他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起过,但是在体制内扑腾过的所有人应该都是心领神会的,如今我们却只能祝福像陈行甲这样的勇士,能够把自己的恒辉打造成一个“桃花源”,毕竟这里的努力和坚持离理想近,离世俗远!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听起来是真豁达,但是这种豁达不是在嘴上说说,而是在经历中磨出来的。人心智的成熟与年龄无关,只与生命的觉醒程度有关,所谓的命运,就是一个个选择连接起来的轨迹以及不断创造累计起来的总和,活在如此纷繁的世界,要守住真心当真不易。
愿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能活成自由且温暖的自己。
 (作者供职于商洛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