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6期 第208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08-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相 约
新闻作者:○ 白宗孝

  
我与《陕西交通报》(以下简称《陕交报》)的缘分,自报纸创办始而至今。
在职时多年从事交通政策研究,《陕交报》是我观察了解行业发展变化的一个窗口,体悟交通风气民情的一个媒介。我和同事当年实地调研形成的若干调研报告通过陕交报发表,既配合了中心工作,传播了典型经验,又反映了实际问题,为完善政策设计提供了借鉴。后受命主编新一轮陕西省志公路志和水运志,《陕交报》成为我和同事搜集交通资料的一个渠道,梳理交通发展变化脉络的一个载体。我们从报上有关新闻、消息、通讯等报道中,搜寻有关交通的资料线索,考订大事要事肇始演变轨迹,丰富和翔实志书内容。退休前后我开始散文诗歌写作,《陕交报》又成为我学习吸取文学素养的一方园地,与同行和文友交流心声的一个平台。这十多年写的60余篇散文40多首诗歌,凡发表的绝大部分登在《陕交报》上。
伴随交通改革开放发展的步履,我与《陕交报》一路同行,读报写稿,既当读者又当作者,成我半生难忘的经历。如果说《陕交报》之于我曾经的本职工作,如同肝胆相照的朋友而时常牵挂;那么《陕交报》之于我的散文诗歌写作,便如相约一生的情人而不离不弃。每写就散文诗歌想交流的,毫无例外都给了《陕交报》,且执着如初,从一而终。一些散文见报并被有关网站转发,引来一些同事、朋友或素昧平生的人士的共鸣或讨论,令我意外和感动,也因此相识相交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同行和文友。以报为媒,以文会友,用文字与同行和文友交流所感所想,成老年生活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给予我文章的关注或点评,成激励我坚持写作的动力。
2010年4月,《陕交报》登了我写的《蓝小路纪行》,老同事也是老朋友的丁家琛看后来短信调侃说:“漫川关我去过,跟你写的差的尺码太大,你有给漫川地方政府旅游拉托之嫌”。接着,他爱人崔女士又来短信说:“我印象那地方只有一个破楼楼,几间烂烂房,来回四百多公里,把人跑得乏的不得了!”我欣喜他们能读这篇文章并表示自己的看法。我半开玩笑回信曰:“感谢你们能读此文并告想法!可惜地方政府并不知我写了漫川关。再说,你们去看漫川关,一定是作为领导去的,领导一般是走马观花的。”
2020年2月,有公众网站转发了我发表在《陕交报》的《在修石渡修桥》一文,当年省公路十一队的同事,后供职汉中温州商会的穆光金偶尔看到,他颇费周折打听到我的电话并跟我联系上。分别 40年后竟网上遇见,我不仅感叹网络的神奇,更感激报纸和网站不经意的搭桥牵线。与光金寒暄过后,便加入他做群主的省公路十一队微信群,又陆续联系上几位曾经的老同事。久别重逢,大家忆起曾经修路架桥的青春岁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心潮久久难平。
长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郗恩崇先生,是关注和支持我从事交通政策研究,鼓励我坚持散文写作的一位良师益友。我与郗老师因交通政策研究而结识,又因散文写作交流而成君子之交。《陕交报》发我的散文诗歌,他几乎都看过,并给多篇散文诗歌做过点评。他是交通经济研究的资深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著述丰富,桃李满天下,又为人平易谦和,且对交通文化见解独到。我喜欢他从经济与文学的双重视角来看我的那些作品。他的点评有共鸣有褒勉也有指向,虽文字不长,却往往带有历史追溯的纵深和现实考量的宏大,让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他在对我《寨子》和《涝池》两篇散文的点评中,说这让他回忆起冀中平原滹沱河畔家乡的寨子和水坑,并讲历史上寨子的起因和功用,家乡蒋姓寨子的布局、规模和曾发生的故事以及同样被毁的命运,令我感叹和唏嘘;他说家乡曾经的水坑,广阔的水面,茂盛的芦苇,游动的鱼儿,鸣叫的青蛙,水面上飞的绿的红的和花的蜻蜓,以及儿时夏天光腚下坑戏水逮鱼,冬时在结了冰的水面上滑冰的童趣,质朴的文字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展现一幅自然天成的冀中平原乡村画面。读着这段点评,我的思绪便随了他的文字,飘荡于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太行山下、滹沱河畔……
去年仲夏一天,在环城西苑偶遇曾在省交通厅工作的同事崔忠诚,我们相别于他参加长安航空筹建的上世纪90年代初。别后数十年,虽同处一个城,却未再谋面。聊过各自近况后,便加微信相约经常联系。老崔出过一本他业余写的十几万字的《老崔杂谈》,他将杂谈的一些游记和见闻、评论发我,我读罢方知他闲暇也喜欢弄文,且思维敏捷,落笔成章。同时得知他作为一个交通人,也是他参加长安航空筹建的忠实读者,我们彼此可谓脾性合而意气投。“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我于是也将登在《陕交报》的几篇散文发老崔请有空一览。他极认真地阅读我的那些文章并发来感言评论。他的评论擅长从文章谋篇布局和结构层次上条分缕析,我感动学汽车出身的他有着评论家的眼光和素养,因此有了新作未投陕交报之前,就先请他阅评。
如今,《陕交报》步入而立之年,风华正茂,而我已年届古稀,余生有期。老年人生有许多改变,但与《陕交报》的情缘相约成习,恐难改移。莫道岁月垂暮,亦不伤春悲秋,继续读写为乐,再随《陕交报》前行。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