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1期 第214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3-02-24 星期五
今天是: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第四版 < 上一版   
脚 印
新闻作者:■ 高 涛

 
乍暖还寒的立春日,我在街上闲逛。
走过泾渭分明,穿过大街小巷,站在夜幕中,“人文盛地”的高陵牌楼耸立在鹿苑大道上。悬挂的大红灯笼,流光溢彩的光带,以及亮如白昼的灯盏,使大街还带着几分年的气息。大道上新铺的路面光洁又平整。无意间,我朝脚下看了看。当自己的身影和路人的身影重合了,又分开,一刹那我蓦然发现,人来人往的地面竟没有一只脚印。
我忽然想起幼年的乡村。那时的道路坑坑洼洼,一遇雨雪天,鞋子、裤脚沾满泥巴。人们踩着泥泞的街巷,牛羊猪狗鸡鸭也都从路面走过,总留下脚印、蹄印、爪印。家家户户的架子车和偶然驶过的汽车碾过,留下深深的车辙印。父亲过去常说,从这些深深浅浅的印迹里,一眼可以看出最近刮没刮风,有没有下过雨,哪家的日子光景好不好。
我有些疑惑。母亲解释说,门前的路面,扫帚扫过,会留下痕迹。人勤不勤,可以看得出。特别冬天拃厚的积雪,是“雪停路净”,还是围在树坑,又或是堆个红帽子小雪人,从这些生活的细微处你就能看出,人做事是敷衍还是用心。
谨记父母的教导,四十年来,兢兢业业,如蜗牛攀爬,努力上进。上学工作、结婚生女,如今人生近半,恍若昨日。孩子出生时拓下的红脚印不时浮现脑海。而除了为夫为父,我也会认真工作,业余时间从无懈怠,读书、写作,教书、育人,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了“高老师”。这些年,我出版散文合集《日月翘望》,被吸收为省市作协会员,推选为区作协副主席;自选集《半径之旅》被西安、安康市区图书馆收藏。2020年始创办“小作家公益课堂”,开展了100多场次周末公益课,300多名孩子变得“爱读爱写”,被《华商报》特聘为“辅导老师”,获得西安市“学习之星”称号。为持续提升素养,每年学习20余本中、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材,参加10余场次西安、咸阳以及周边市区国学培训,花费3000元考取了全国“心理社工”中级证书,还被陕西省心理学会聘为理事。
人常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年前整理资料,我翻出兼职《高陵报》副刊编辑时出版的《印记》。书籍里收录的文章,让我感慨,正是当初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走出了踏实,走出了堂堂正正,心中也生出几分慰藉,感受到一丝丝温暖。
今年春节初一出游,全家拜访仓颉庙。仓颉造字的功绩用一幅对联“千古士儒之师,万世文字之祖”可一言以蔽之。庙内人山人海接踵擦肩。我细细寻找一个个字碑,溯源文字和历史的变迁,在自己的名字前合影。我摸过四、五人才能合抱的苍柏,我仿佛看到仓颉从司空见惯的鸟兽爪痕中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文字,也将自己的脚印深深地印在中国大地上。脑海里也浮现出司马迁祠旁的秦直道上,石头铺就的路面留下深深的车辙印和脚印,令人震撼。
忽又想起七年前在青岛沙滩上,一家三口堆城堡,挖水渠,逮螃蟹,玩得不亦乐乎。沙滩上,我刚写下祝福语,海水轻轻一漫,字和图案旋即不见。我对女儿说,这里应该写下不好的过往,然后像大海一样,很快地消除这些不快,永久地包容一切,心怀美好,才会遇见美好的未来。
闲逛了半日,该回家了,也该继续前行了。回望“人文盛地”的高陵牌楼,我不由自主地想,一个又一个人,多少人来过、走过?天下闻名的泾渭分明,一代又一代人,能印下几双脚印?眼前的地面上,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没留下。但我依稀分明看见,新脚印踩着旧脚印,更深更远,未来已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