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期 第93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0-12-03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是谁吹胀了孩子的高消费
新闻作者:张 奇
    在物质时代,享受生活是人的本能。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生活的节俭,市场经济时代崇尚消费享乐,这本身无可厚非。然而,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更加的体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那么,过度地满足孩子的“消费奢侈”势必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消费奢侈”,根源在于大人,更在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大人溺爱、娇惯孩子。一些“有钱”阶级,过度包装自己的孩子,吃穿消费非名牌不用,这样就使那些工薪族,甚至贫穷家庭的孩子受到互相攀比的影响。进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将丧失殆尽。
    时势巨变,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和谐社会,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精神领域的“消毒”,应该让孩子更早地认识这个世界,正确对待财富和消费。
    比如,不同家境的孩子一起学习,家境好的学生在物质消费上胜人一筹,而贫穷家庭的孩子就会产生羡慕和攀比心理都是很正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贫富家庭的家长都要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穷孩子因家庭穷而瞧不起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的直接后果是要么让孩子自暴自弃,要么产生强烈的虚荣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甚至一生。
    所以,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一定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念教育应该成为其中重要一环。只有在学生中进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的教育,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不会偏废,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