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积极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稳定的环境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适应形势的需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功能”
强化适应经营体制转变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势而为,引导企业员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员工珍爱岗位从我做起,自觉接受新的知识和提高自身技术素质,立足岗位成才;培养企业员工良好的精神状态,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俭办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做到敬业、创业、勤业、精业;引导企业员工遵纪守法,提倡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平和的心态和文明有序的行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善于依法行使权利、义务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强化在经济利益调整中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不同利益群体都有利益表达的机会,让各自的利益要求以合法的形式理性表达出来,以增近彼此的沟通和了解;通过沟通、说服、宣传等方式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必要性,形成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发展的共识。引导员工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掌握实现个人利益的正确途径。
强化动员员工积极投身市场的激励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制定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在工作中硬兑现,才能激发全体员工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激发员工利用自身的、企业的优势外闯市场创效益的主观能动性,以推进企业生产和经营扩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和增强企业的实力。
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应从调动员工积极性转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团结、维护稳定上。企业普遍实行了岗效薪点工资制,但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后,有些收入偏低的员工又出现了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而相同岗位的员工之间,则出现了为多挣钱而抢活干,并因此闹意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把主要任务转向化解员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矛盾,理顺和抚慰员工的心理情绪上来,使员工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增强团结,加强合作,保持企业的和谐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应转向以承担领导和管理职能的人员为重点。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担负着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决策、计划管理,他们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现实生活中,由于少数人经营不善,管理不严,甚至出现腐化堕落问题,使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当前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企业的员工,而是教育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干部。只有提高了企业领导班子和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搞好企业工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应从开大会、作报告为主转向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为主。过去,一提起思想政治工作,员工自然就把其同开大会听报告联系在一起,如企业员工大会、干部大会等,还有形势报告、辅导报告等。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今后虽然还需要坚持,但应逐步转向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为主更好,这样更容易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融入到活动中,寓教于乐,既不影响工作,又满足了员工的兴趣爱好,满足了员工精神生活的需求和表现欲望,也使企业的凝聚力大为增强。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达到员工通过网络可以直接与领导对话,沟通思想,融洽关系,建立感情,增强友谊;领导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倾听到员工的呼声、意见和要求。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处理,提高办公效率,使政工干部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生产一线,更好地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