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着女儿,在一曲“好日子”的乐曲中快活地跳着,轻盈的舞姿让人看不出她已经是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她一边跳一边唱着,手中的彩帕在空中有节奏地转着,女儿跟在后边,学着姥姥的样子,但女儿的动作显得有点笨拙,可那种不服输的劲头逗得我和老爸直乐,老妈一边跳一边给女儿指点,看着看着,思绪把我带到了几年以前。
三年前,妈妈六十岁了,由于年纪大了,体力也跟不上了,她便辞掉了村党支部书记兼妇联主任的职务,虽然是自愿辞去工作,但对她来说还是有点不适应,几个月下来,妈妈明显瘦了许多,话儿也少了,我和老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各种办法让妈妈开心,但都无济于事,那段时间里,家里整天死气沉沉,乌云笼罩,让人很是担心。
年轻时的妈妈是一个要强的人,不到三十岁便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从我记事起,就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爸爸又不在家,她不但要干家里活,还要忙集体的事,整天串东家进西家,这家婆媳闹矛盾了,那家媳妇怀了二胎,那几年计划生育是很紧的,今天这个生产队分地闹事了,明天那个生产队分牲口打架了……在我的印象中,她每天都是这样火急火燎的忙着,做好饭让我和弟弟在家吃,她连饭也顾不上吃一口就出去了,方圆几十里没有不认识妈妈的,就连我和弟弟也成了附近的“名人”,因为她一忙起来就把我们托付给别人照看。
有一次,正是收麦子大忙季节,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收麦子,妈妈也不例外,顶着烈日,一个人在自家地里割麦子,这时候,沉默寡言的李大爷来找妈妈,说他家儿媳妇和老太婆吵架了,让妈妈赶紧去,说要打起来了,妈妈一听,扔下镰刀就走,幸亏来得及时,只见媳妇正揪住老人的头发使劲推,妈妈大喊一声,住手,一看是妈妈,媳妇住手了,因为妈妈的威力在远近是出名的,一场战争终于制止了,调解完以后,妈妈又去割麦子,这时李大爷和村子的几个人已经帮妈妈割完了麦子,他们还对妈妈说:“以后你家的活就交给大伙干,你就忙着处理公事吧”。年轻时的妈妈朝气蓬勃,她常说,自己是干部是党员,就要给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现在,妈妈老了,辞去了职务,但是,村里人有事还去找妈妈,他们说,妈妈是他们的主心骨,离不了的。
妈妈老了,劳累奔波了几十年,到了享受晚年的时候了,可整天闲着没事干,妈妈一点也不快乐,为了让妈妈开心,我便把妈妈接到城里,想让她离开家一段时间,看看外边的世界,放松放松。每天早上,我带她到公园去散步,让她看城里的老太太扭秧歌。一开始,她一点也看不惯,说那些老太太不务正业,瞎胡闹,我知道一时半会说服不了她,要慢慢来。有一天晚上,妈妈坐在沙发上,说自己腿脚不灵活了,上楼也感觉困难,我一看,老公和姑娘都在家,机会来了,便对姑娘说:“瑜瑜,让姥姥去扭秧歌,你感觉如何?”姑娘一听,来了兴趣,便打开了话匣子:“姥姥,你这是缺乏锻炼,明天早上起来,我陪您去扭秧歌,保准您的腿脚灵活”,老公也在一旁说:“年龄大了,应该多活动活动,这样也可以防止许多的老年病”。老妈听了,虽然没有说话,但看起来有点动摇,趁此机会,第二天一早,我便让姑娘陪老妈去扭秧歌了。
现在,她不但自己扭秧歌,还组织村里的许多老年人一起扭秧歌,她是一个不服输的人,白天给村里的老太太们教,晚上回家,对着电视自己学,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最近她正在筹划着给自己的秧歌队买乐器,买服装,她说,把村里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扭秧歌,这样,婆媳矛盾也少了,青年人也有精力去工作了,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呢?
看!这就是我的妈妈,劳累奔波了一辈子,晚年也闲不住的一位老人,但我认为,老妈这辈子――值!
(作者系华县西收费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