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期 第101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9-3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西行四万六千公里
新闻作者:文 / 张 路
 
    李高旺,1999年至2001年第二批援藏技术干部,现任省高速集团建设管理部副部长。
 
    李高旺作为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派去西藏的第二批援藏技术干部,援藏期间,克服了高寒缺氧、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异常艰苦,身体严重不适等困难,搞测设、绘图纸、编规划,在距离西安5000余里的雪域高原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感冒发烧闹肚子 领教阿里下马威
 
    李高旺在去阿里之前,已经对艰苦条件有所耳闻,也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当真正踏上阿里这片净土之后,凛冽的高原之风、高寒缺氧的环境还是给他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1999年4月28日,李高旺一行乘飞机来到拉萨。刚一出舱门,就感觉脚底像踩了棉花一样,头昏沉沉的,浑身没有力气。在西藏的第一个晚上,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李高旺失眠了。仅在拉萨适应的几天里,李高旺就瘦了将近10斤。
    1999年6月6日,24节气的芒种这一天,李高旺到改则县下乡。由于高寒缺氧的环境,加之连日来的劳累,李高旺病倒了。起先是感冒,伴随着轻微的咳嗽。“当时测量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又缺,就没有在意”李高旺轻松地说。第二天后半夜又发起烧来,熬到天快亮时,他感到呼吸困难,胸痛难忍。肺水肿,这是在西藏患感冒时最容易引起的高原病。这个病不难治愈,但前提是必须治疗及时,否则就会危及生命。经过3天的治疗,病情刚有好转时,他就出院了,又一次踏上了下乡的路。
 
车祸雪豹泥石流 四次命悬一线间
 
    如果说,高寒、缺氧、强紫外线只是对人身体和意志的考验,那么阿里突如其来的泥石流、不期而至的风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绝对是对野外工作者生命的直接威胁。
    2000年7月的一天,李高旺同往常一样去距离狮泉河镇300多公里的札达县搞测量。在返回路上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没有路的地方,司机往往都是沿着河道走的。当他们下车休息的时候,突然听见起风般的呜呜声。李高旺还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儿的时候,藏族司机旺堆就发动车子,往河边的高处冲了上去。车刚停下,李高旺就听见轰隆隆的响声,像火车从身边开过。扭头一看,来时静静流淌的小河,此时像发疯的公牛,张着血盆大口扑向下游。潮头后面黑压压一片,小如拳头,大如汽车的石块,摧枯拉朽般吞没了河道。坐在车上的李高旺感到地面在剧烈晃动,车子随时可能滑下去。在持续了十几分钟后,泥石流过去了,李高旺的后背也惊出了一层冷汗。当开车绕过泥石流路段,来到小河下游时,看到一辆停在河水里的车。“所有玻璃都碎了,漆皮也没有了,车身上都是大大小小被石头撞击的坑。”李高旺在时隔11年后讲述这段经历时,语气中仍带着后怕。
 
内业监理技术员 三头并重搞建设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是李高旺援藏之初为自己定的工作原则。
    “由于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当地的建设市场长期以来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没有统一的内业表格,没有标准的施工台账,施工组织、招投标、施工管理以及档案图纸的管理也比较混乱。”李高旺说。
    通过与阿里地区交通局的沟通,在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李高旺和同事们从建立规章制度着手,通过引入内地的管理经验,逐渐规范阿里地区的公路建设市场。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制定、补充、完善招投标办法、工程费用支付办法等各类规范10余个,统一监理日报、工程报表等各类图表80余种。
    面对阿里地区公路工程施工队伍大部分没有资质、素质较低的现状,李高旺等人结合当年交通部在全国开展工程质量年活动,从严格监理各施工单位着手,全面抓工程质量。两年时间里,先后50多次,到30多处桥梁、涵洞、构造物工地,进行隐蔽工程检测、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程竣工验收等,对存在质量问题和不合格的工程,勒令停工改进或返工处理。
    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有效控制了工程质量,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管理和对不合理设计的变更和修改,李高旺等人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138万元。
 
勘察测设做预算 十年规划绘蓝图
 
    “阿里公路入云端,达坂翻越山顶尖,高山险峻缺氧气,大雪封山鹰不返。”这是对当时阿里公路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前期工作的滞后,成为制约阿里地区公路交通发展的瓶颈。
    李高旺来到阿里后,把工作重点放在公路、桥梁、涵洞及构造物的设计方面。他和同事先后60多次到国道、省道及乡村道路的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定位,调查地质、地形、水文、气象,为设计工作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仅1999年,就完成819公里乡村道路的勘察、测设工作,编制出前期设计文件,预算金额达5000万元,为后期公路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白天跑基层、搞测量,晚上加班整资料、做设计,在跑遍了阿里地区7个县、36个乡(镇)、144个村,掌握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李高旺和同事们在2000年,国家“十五”计划的谋篇布局之年,编制出《阿里地区2000年-2010年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同时绘制出这10年的规划图,为阿里地区公路建设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有同事给李高旺做过统计,两年多时间里,他共下乡24次计130多天,行程46000多公里,比绕地球一圈还多。李高旺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藏族同胞的高度赞赏,连续两年被阿里地区交通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被阿里地区地委、行署评为“优秀援藏干部”。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