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公路的施工工艺、设计以及服务标准的不断提高,公路建成后对养护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公路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充分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量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各种病害,会影响行车甚至会造成不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公路快速、畅通、安全、舒适、景观、环保、经济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保持公路的原设计状态。
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较低。设备规模跟不上,养护专业化水平不高,设备使用率偏低。各养护单位已配置的养护设备,不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共享,在使用年限内利用率偏低,部分公路养护仍采用简单的机械设备,甚至停留在人工养护的原始阶段,专业化养护水平不高;二是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般从事养护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足30%,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不是很高,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三是缺乏对公路总体养护管理状况的研究了解。许多管理机构往往是在公路出现一些病害或某些使用功能不足时才开始考虑到制定养护维修计划,有些管理机构虽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道路检测与评价工作,但由于数据量不足、数据可靠性差,或者道路使用性能评价预估系统不健全等种种原因,还很难制定科学的、寿命周期内的养护费用效益比最小的养护计划;四是规范建设不完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很难满足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五是新的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养护管理工作制度。
做好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要全面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为社会各界提供畅、洁、绿、美、安的通行环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通过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等方式,使养护人员经过培训学习,增加专业技术知识及责任意识,培养一支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推广大型养护机械设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尝试推行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管养分离。要加强对《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类新闻媒体以及刷广告、贴标语、印册子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各项法律法规,从而进一步强化广大职工以及社会各界的爱路护路意识,逐步使管好养好公路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