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商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位于蓝田县九房间乡冯家湾村到灞源乡李家涧村,长2.719公里,线路全部位于秦岭峡谷地段,十次跨越九灞公路和灞河,所经之处奇秀险峻,说“毫无立锥之地”都一点不为过。工程难度极大、施工条件异常艰难,是西商高速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经过2年多的鏖战,目前已实现全幅贯通。
开山拓道 艰难起步
由于标段内无一块平地可供选址为项目经理部,自2009年7月进场,西商高速第10合同段不等不靠跑步建点,在一个叫“黑风口”的地方硬生生凿出一块平地建设项目经理部,并完成试验室、拌和站、炸药库等临建设施建设。同时,迅速集结4支桥梁施工队、1支隧道队伍、1支管棚施工队共310人,挖掘机、装载机、发电机、汽车吊、砼罐车共43台大中型机械设备进场,达到了合同约定的开工条件。
为改善运输和施工条件,第10合同段项目部开挖了8条施工便道,在灞河上搭设了6座施工便桥。为解决材料设备进场困难,采用了一种叫“爬山虎”的起重运输机械,解决了半山坡挖孔桩施工、隧道洞口浆砌片石挡墙施工材料运输的突出问题。在特别高的地方,需跨灞河运送材料,采纳了现场工人的建议,设计出了“简易缆索吊”,解决了施工机具、材料的运送难题。秦岭山区的桥墩高度多在40米以上,技术人员利用等高线反复进行选择,成功在13处桥墩布置塔式起重机,满足了高墩施工的需要。
科学管理 精细施工
西商高速公路建设中,西商管理处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全面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对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第10合同段,提出了质量过硬、生产安全、进度不慢的要求。
按照管理处开展精细化施工活动的要求,第10合同段全面落实全过程精细化施工管理,做好每一个细节,严格按规定作业工序与作业流程施工。在边坡开挖时,按照自上而下、边挖边护的工序组织施工,坚决禁止野蛮开挖造成边坡大面积垮塌现象;在处理高墩大跨桥梁,特别是预应力现浇梁时,加强结构安全的监控量测;在高墩及大跨径桥梁浇筑以及梁板预制工程,夏季采用自动喷淋技术养生,定时定量对工程实体进行养生;在预制梁顶面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预埋桥面铺装层预埋钢筋,保证后期桥面铺装施工时和预制梁板混凝土结合紧密等,确保工程质量。
安全方面,第10合同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执行周一安全讲话、月末安全大检查制度,开展“班前安全质量宣誓”活动,对存在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有力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创新思路 确保进度
第10合同段沿线悬崖峭壁,桥隧相连,全线无法找到预制梁场地。经西商管理处、设计、施工单位多次调研,并邀请专家会审后,决定将灞河一号特大桥9至15号墩之间,变更为支架法现浇施工箱梁,然后在现浇梁之上,设置预制场,进行预制梁施工。40米高现浇支架的搭设,在现浇梁上预制梁,在西商项目尚属首次,也是第10合同段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初次实施,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西商管理处抽调技术骨干与参建单位精干力量组建QC技术攻关小组,负责支架方案的总体布置,关键部位工艺制定,设计计算。
现浇梁上预制箱梁,支架的搭设是关键,灞河一号特大桥现浇梁支架的实施方案要在9至15号墩之间的崇山峻岭间,跨越灞河、九灞公路,搭设长240米,高40米,宽36米的现浇支架,经过对地形充分勘察、核算,设计了完备的实施方案。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现浇支架搭设完成,仅搭设的万能杆件、贝雷梁、碗扣脚手等杆件总重就达3000余吨。至2010年6月15日,第一联箱梁砼成功浇筑,9月25日,最后一联箱梁砼浇筑完成,随着梁场建设工作的完成,在桥面上正式开始了预制箱梁。
为加快工程进度,根据第10合同段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西商管理处要求在灞河三号隧道内设置梁场,预制5号、6号、7号桥20米、30米共145片箱梁。隧道预制梁摆脱了气候环境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制梁能力完全满足灞河5号桥、6号桥、7号桥节点工期进度要求。隧道内制梁的成功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预制梁场制梁的模式,节省了临时征地费及冬季施工燃煤、保温蒸汽养生费;加快了施工进度,为全线贯通创造了有利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西商管理处始终把第10合同段工程建设作为全线重点工程来抓,专门派驻业务能力强的工程师盯现场抓生产,充分利用考核评比、开展劳动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狠抓节点、控制点工程,促进工程进度再加快。8月28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建设者的呐喊声,右幅最后一片箱梁架设完成,第10合同段双幅顺利贯通,也标志着西商项目全线路基、桥梁工程双幅全部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