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期 第101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10-1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宝汉高速桥如虹
新闻作者:朱文杰
    陕西交通超常规大发展,迅猛之势惊人,给你的惊喜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频发。昨天的机场高速以八车道渗水路面的科技之路耀亮你的眼睛,秦岭终南山特长大隧道“当惊世界殊”的创举让你心中充满了自豪,西汉高速又以宣布今日穿越天下大阻的蜀道不再难,让你发出秦岭低头笑,为我开天关的历史之叹!
    今天有幸,又走进了一支高速公路建设的轻骑兵――宝汉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而他们完成的第一项工程,于2010年10月建成通车的宝汉高速陇县火烧寨至千阳段,正处在陕西高速突破3000公里历史时刻的节点上。可谓打响了宝汉公司建设高速公路的第一枪。
    从1999年我参加陕西作家交通高速公路大采风以来的十多年里,曾经经历了四次陕西高速公路万里行的采风话动,多次见识过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任务艰巨和施工难度之大。记得有秦岭终南山特长大隧道、西汉高速的郭家山隧道、小康高速的包家山隧道。这几条穿越“天下大阻”秦岭的大隧道,都属于各自线路上的控制性和咽喉工程。期间的一次次攻破难关、战胜塌方透水,都让你有惊心动魄的感慨,至今记忆犹新。 
    而这次宝汉高速的北线宝鸡到陇关的采风,与过去不同的是,给了我见识并观察高速公路特大桥的机会。
    虽然我曾经见过西延高速上一连串的跨越12条大河的12座国内罕见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特大桥。尤其是为当年号称“亚洲第一高墩”的洛河特大桥而惊叹。但那都是在桥建成通车后,在观景台遥望所感觉到的。等到我上了桥面,为这些特大桥的壮观、巍峨、雄姿而震撼之时,疑问也产生了,这桥是如何建成的?这些如此巨大的箱梁是如何架上去的?如天神般耸立高墩是如何堆垒而起的?这些于我都是困惑。而这次宝汉高速采风才让我释疑,让心中的疑问没有成为永远。
    实地集中接触考察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桥梁工程,对我则是第一次,因为是第一次,于是那激动中的好奇,新鲜中的陌生,就一直伴随着我。
    我登上的第一座桥,应该称之为立交桥的千河入渭处的“千河枢纽特大立交桥”。所谓枢纽,就是它还连接着东西方向的西宝高速公路。这座特大的立交桥呈放射形的纵横交错,一道道桥梁如一条条巨龙似的回环盘曲,有的如飞龙在天,长虹凌空;有的似蛟龙探水,俯仰弯转。形成立体互通,多层空间的缠绕旋转,而又绝对的缠而不乱,绕而不结,各行其道,自成体系。如果你从空中俯瞰,这庞然大物的巨型立交桥,有点像系在西秦大地龙脉上一朵舒卷自如、如花开放的闪着银光的“中国结”,雄奇壮阔,给你惊而叹之的深度震撼!
    第二座桥叫南村特大桥,这是宝汉高速宝鸡至陕甘界项目上,经过冯家山水源保护区的4座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中的第一座,是全线控制性重点工程,长548米,桥高95米,主墩高85米。横跨在地形地貌异常陡峭、特殊的土塬上,上下落差悬殊有110多米。我们从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收尾工程的桥上,从横七竖八堆放材料的桥面上走过,时见桥面与箱梁连通处暗洞裸现,我们一个个需要小心地穿行在吊车、起重机、绞车、加工钢筋的机械之间。可心中始终充满一种喜悦,以及对建桥工人的崇敬和感佩之情。
    第三座桥就是这次来专门慕名要拜望的五里坡特大桥了。它以173米的高墩成为“西北第一高桥”,这是一座比之当年号称“亚洲第一高墩”的西延高速上的洛河特大桥还高的桥了。看来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飞跃发展,是如何的迅猛异常,让你有应接不暇的陡然,排名西北第一仍然了得!
    而如此高墩,让我诧异的是竟然出现在西秦北陲这僻壤之地,而不是崇山峻岭的秦巴山地,也不是陕北大沟大壑的黄土高原,让我对这块宝汉高速北段所途经区域的地貌特征,有了需要重新审视的惊异。那沟之深,壑之宽竟如此的骇人。因而带给筑路架桥的公路人施工的艰巨程度,肯定是无法想像的成倍叠加。
    感谢宝汉公司陪同采风同志的精心安排,让我们桥上桥下,从各个角度,来欣赏这座宏伟无比的特大桥的英姿。
    走上五里坡特大桥的桥头、桥面,向下俯瞰,自己仿佛半空驾云一般,桥下的河水变得窄如溪流,树木缩为盆景,而人则小如蝼蚁了;而站在桥下仰而望之,那长桥如天上飞虹,从你眼前划过,像是月宫嫦娥舒广袖,舞出的一条彩练;更像是天梯横斜,云缠雾绕的神奇万端,让你如入神话之境。我们还从桥一头的底部进入高墩丛中,抬头看去,那一座座钢筋水泥混凝土浇铸起的特高桥墩,如天兵天将、巨灵之神、金刚元帅般巍然耸立,支撑着这如飞架银河上的天上彩虹。让你的震撼有一种魔幻般的神奥。
    宝汉高速宝鸡至陕甘界,需沿千河谷地,穿越秦关陇道,途经冯家山水库,这水库可是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第二大城市宝鸡市的重要水源地,所以环保要求就成了筑路架桥人首先考虑的大问题。而在这即将建成的五里坡特大桥上,远望水波浩渺的水库和周围的山川土塬,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青山苍翠如画屏,碧水荡漾更清澈。从这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意婆娑中,我感觉到了交通人的生态意识,和他们要修一条绿色高速公路的战略眼光的远大。
    第四、第五座特大桥比较特殊,这两座桥是相连一起的,中间是突起的一道纵横东西的土塬,约百米之宽。好像巨人肩挑的一根长扁担,一边是涧口河大桥,而另一边是赵家塬大桥,它们分跨两道大沟壑。而这道土塬被挖出一条比桥面略宽的平坡修成路,上面架东西向的一座小型的公路桥,和两条南北向的特大桥形成立交互通。因地制宜,可见大桥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记得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毛泽东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在这里则是:“两桥携手,飞架南北”。
    在一边的赵家塬特大桥上,已进入收尾工程。女工们正蹲跪在桥面上铺设钢丝结扎成的网,等着浇铸混凝土。她们手执钢钳,不顾烈日的曝晒,紧张地干着活,一个个成了铁姑娘、黑大嫂。我看着,不禁为她们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细心的劳动态度所感动。同行的女作家陈若星感慨地说:“她们可是在桥面上绣花呢!”另一位女作家冷梦接道:“她们绣的是钢铁之花呀”!
    另一边涧口河特大桥,全长1118米,最高桥墩108米,正在紧张奋战架设桥墩之间的箱梁,作最后合龙时的冲刺。长方形的箱梁,之所以称箱梁,因为中间是空的,就这样每块箱梁还重达九十吨。但在巨型的起吊机的长臂挟持下,也乖乖地在技术人员指挥口令声中,缓缓移向两座桥墩之间,准确稳妥地依次入位。
    我想起了京剧《海港》中的唱词,如改上一句就符合眼前景象:大吊车,真厉害。九十吨的箱梁啊!它轻轻的一吊,就起来……当然,这可不是唱戏那般轻松,这是难中有险,险中取胜的容不得半点差错的劳作呀!几个工人站在百米高的桥墩上,好似悬在空中。当我抵近不到二十米观看时,虽然我并不恐高,但朝下一望也有点心惊胆战,心中发紧的我,双手攥满了汗。
    他们架设的箱梁一排8块,一天可以架4块,眼下正在架最后16块中的第一块,看来再有三天就可以贯通合龙啦!我非常庆幸自己能亲眼目睹惊险而壮观的现场架桥施工的最后机会。而这种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呀!我忙拿起照相机,把正在桥墩上劳作中的工人拉近放大,让他们不畏艰险的英姿,永远定格在我的相机、我的脑海之中。
    陕西的公路交通历史,以“秦驰道”、“秦直道”,和“丝绸之路”享誉天下!而这次采风所经的宝汉高速宝鸡至陕甘界的陈仓、凤翔、千阳、陇县,就是秦驰道和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而我们陕西交通人奉献出的这条现代化的高速路,为之增添了新的精彩!因而我在为宝汉高速采风题写感言时,就写了:“丝路谱新曲,宝汉奏高歌” 。
    我每次到公路采风,可以说特别关注路域文化,陕西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级领导对陕西公路文化建设的不遗余力,我也怀有敬佩之心,尤其是西汉路上的“华夏龙脉”280米超大型的雕塑群,西延路上黄帝陵服务区仿古大楼内的巨型壁画,机场高速沿途边坡上对称的“蔡伦造纸”和“丝绸之路”几百米长的浮雕,都让我震撼,让我赞赏!
    我们交通人为建设一条条的文明之路、魅力之路而竭诚努力着,而这些努力更需要文化的强力支撑,一条蕴含丰厚文化的路,肯定会成为一条精品的路、辉煌的路。因为文化才是新的世纪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然,通过这次采风,我也想着宝汉高速路北线的服务区、收费站内应布置什么,选择什么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壁画、雕塑,以弘扬公路文化。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认识。
    我想,从历史上看,这里首先是丝绸之路东段南线的陇右道,其中一条线就是经宝鸡,西北行由凤翔、千阳、陇县,越陇山至甘肃的。这条道也叫回中道。《汉书・武帝本纪》有记载,汉武帝曾巡视回中道,从长安出发“行幸雍”,雍就是凤翔。溯千水西北上,经麇(今千阳),至F县(今陇县)之回中宫的。所以应对丝路之陇右道有所反映,无论是采用壁画或浮雕都行。
    而秦驰道的西边的重要交通干道,就是千陇通道。还有F河谷道,是秦以前就开辟的最早的西行古道。这都是直接关系路的历史文化,当然要有展示与反映。
    宝鸡的历史人文,就不用详说了,炎帝故里、陈仓古道、青铜器之乡、陕西民间工艺美术重镇……赫赫有名,享誉华夏!
    而对周秦发祥地,“姬周兴王,秦公创霸之地”的凤翔,则应大书一笔。这里有唐代就发现的出自凤翔的十面石鼓,也有说出自陈仓,故称“陈仓十碣”,现藏北京故宫。其石上刻有大篆,被称为石鼓文,是中国文字发展过程中的经典,被称为“天下第一宝物”。以及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留下不少传颂千古的著名诗篇,凤翔有东湖纪念他。这里还有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美丽神话传说。清代李渔在《笠翁对韵》中曾有如下描述: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千阳则有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的燕常是西北唯一孔子的学生,千阳有遗存的燕场巴鲁台”,也被称为“中国尊师第一台”,燕呈且晃缓苡杏跋斓娜宋铮历代被追封,唐玄宗封他为“渔阳伯”,宋真宗封他为“千源侯”。再就是千阳的千湖湿地,万亩生态园了。
    陇县则有龙门洞道教圣地,元代国师丘处机在此创建了道教全真龙门派,还有闻名遐迩的关山牧扬。
    而今宝汉高速穿越这里的千河陇关,丝路古道,肯定带来西府北陲大地的百业兴旺,艺术繁荣,西府的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再不会只能躺在艺术博物馆中睡大觉了。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走出国门,誉满世界,再现辉煌!
    我以为,这些都应当在宝汉高速路的各个县域的出口收费站、路旁边坡、观景台、绿化平台等位置,有选择的加以展示。
    这次宝汉高速采风,接连三天看了五座不同的桥,且是特大号的公路桥,使我对路、桥的认识和理解无疑前进了一大步,对建桥过程的艰难和辛苦有了直接的体验。桥和高速公路,带给偏僻的西秦之北几个县的经济腾飞以希望。这真是:
    宝汉路上桥如虹,
    高墩大跨气势雄。
    彩练当空舞蹁跹,
    西秦北陲换新容。
 
   (作者简介:朱文杰、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会长、西安市文史馆馆员。)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