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历经17个月的艰苦施工,克服了陕北地区有效施工季节短、建设环境复杂的困难, 10月20日上午,随着第35号墩左幅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省级高速榆(林)商(洛)线神木至府谷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连续刚构桥――神木窟野河特大桥全桥实现顺利合龙。同时,从2009年以来便一心扑在工程建设当中的罗无名、杨艳等10对新人,也终于能够在全桥合龙的这一天互许终身,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厅总工程师冯明怀出席合龙仪式并宣布大桥合龙,省交通工会主席陈武汉、省交通集团总经理韩定海及厅高管处、厅质监站、省交通广告公司负责人出席合龙仪式。
神木至府谷高速公路是我省“2367”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路段,是连接陕北、关中和陕南3大经济区第2条高速通道榆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能源基地榆林神府煤田煤炭东运的唯一高速通道。神木至府谷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打通地区优势资源输出通道,突破道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省际对接,进一步促进以榆林为中心的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最终实现“陕北跨越发展”。
神府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6.9公里,主线横穿毛乌素沙漠区、风沙草滩地貌区、黄土沟壑区,所经区域沟谷纵横、滑坡发育,地层多由薄层坡积或残坡积碎石土、风化破碎片岩组成。其中,作为神府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的神木窟野河特大桥,上跨204省道、神延铁路、神木火车站路、窟野河、鸳鸯塔桥、神木县滨河路、东山路,全长3446米,其中刚构部分2256米,最大跨径165米,最大墩高76.5米。全桥共12联,引桥第1至8联为30米、40米预制箱梁;第9至11联主桥采用变截面3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第12联引桥为4跨现浇箱梁。全桥共计1173个悬浇块段、37个合龙段,共需19次合龙。
为确保神木窟野河特大桥早日建成,圆满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的建设目标,各参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要求,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克服了陕北地区冬季严寒、每年只有7个月有效工期等困难,不断加大人力设备投入,科学组织、精细管理、规范化施工,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工程建设品质,在上部悬浇施工中基本实现了“保八争七”的目标。通过采取水磨钻施工2.5米大直径嵌岩桩基、大体积承台蓄水养生、墩柱钢筋直螺纹连接、混凝土凿毛中间交验、混凝土自动喷淋养生、上部悬浇碎石二次水洗、C55混凝土双掺、钢绞线穿束牵引器等一系列精细化施工工艺和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通过实施视频远程监控、挂篮上安装测风仪、墩底搭设安全通道、挂篮探伤检测等措施,实现了建设全周期安全生产零伤亡的目标,为神府高速公路年内按期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