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期 第101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10-2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老房子
新闻作者:杜会琴
    秋日里连续的阴雨不仅给陕南山区的公路造成了极大的损毁,也把我家里的老房子给泡塌了。接到家里的电话,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去看看,终于等到天晴了,我一早起来就急急地走上了回家的路。
    家里的老房子和我的年龄一样大,在我出生前的那一年,也是连续的阴雨,直接导致了我们原来的房子被后面的泥石流冲塌。听大姐说,那年头爷爷和父亲还在外地的深山里割漆,只有她和母亲领着四个年幼的哥哥借住在二叔家里,冒雨请人清理房后的塌方,夜里牵着牛,用石碾子磨粮食,以解决请人干活的吃饭问题。经过一个月的苦熬,天晴了,人心里刚刚轻松一些了,却迎来了更大的塌方,这次是毁灭性的,因为房子彻底没了。绝望之极的母亲欲哭无泪,看身边年幼的儿女,只有忍着巨大的心疼,把父亲叫回来准备重新盖房,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房子。第二年,我就出生在这个新房里,因为我是期盼中的女儿,父亲特别高兴,据说我满月时他把自己喝得大醉。我想他是因为我这个小幺女的到来,也是因为长期处于养家糊口的煎熬中的暂时放松吧。
    在这个只有三间房的狭小空间里,我们度过了贫穷快乐的童年。我一岁时,大姐就出嫁了,所以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只有四个哥哥,我们打闹、争执、嬉戏,但是有父母的爱罩着,有无私的亲情连着,也有大姐好久才回一次家所带的礼物盼着,所以,不管何时回味,感觉都是甜的,心灵都是充盈着感恩和怀念的。童年的艰苦对我们来说更多意味着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丝丝温情,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房子这个媒介,老房子是记忆的坐标原点,房前屋后,一草一木、点点滴滴无不与之关联。所以,老房子对于长大后离家的人来说绝不只是一个实体,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一个宝库和慰藉。父母在,快乐在。房子在,记忆在。
    而如今,出现在我面前的老房子已经成了一个废墟,它像一个疲惫至极、绝望至极的人,终于放弃了最后的站立,以最原始的状态卧倒在那里,而站在它面前给它行注目礼的除了我83岁的老父亲,就是我这个与它同龄的中年人,几个哥哥都不在,曾经虎气生生的他们也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父亲说:“倒了就倒了,也有些年岁了,你都这么大了,房子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你哥回来了,叫人清理一下,明年还可以种些菜。”看父亲面色竟是那样的平静,按说这个房子是他一生的寄托和幸福的源泉,他应该比我更加不舍和心疼。难道是母亲死去的十年里,他在日渐一日的孤寂里对一切都无所谓了吗?岁月真是无情而又沧桑啊!
    对现在从小生活在钢筋水泥匣子里的孩子来说,童年的生活里肯德基、动画片、漂亮的服装和玩具一应俱全,他们的物质生活是充裕的,可是他们的记忆是苍白的,每次给女儿说起我的童年趣事,她都会听得津津乐道而面露羡慕之色。我想这也是因为他们生活在整齐划一的家属楼里,缺乏对某一特定房子的记忆,生活的程式化叫童年变得无味。我们常常感叹他们是幸福的一代,可他们同时也是精神层面贫穷的一代啊。
    我的老房子塌了,可是,伴随着老房子的记忆却是历久弥新的。今天是过去的延续,过去被亲情弥漫的那点点滴滴正是我生命的温暖底色。
                                                      (作者系商洛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