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高速安康东项目路面工程施工中,安康东管理处以超前的质量管理手段、健全的制度体系和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实现精品工程建设理念,以完善的细节管理确保工程内实外美,坚久耐用。
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管理处以打造交通运输部山区高速公路示范工程、争创优质精品工程目标,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制定下发的《路面工程施工指南》有效地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控。针对路面工程特点,管理处对每一结构层均实行联合评审制度,邀请省内有名的专家现场指导和研究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达到了从严设计,从严要求、从精施工的目标。在日常施工中,制定了《路面工程劳动竞赛考核实施细则》、《路面工程备料考核办法(试行)》、《路面工程质量巡查违约处罚实施细则》、《路面工程平整度专项考核办法》等管理办法及制度,同时编写了十天高速公路安康东段上、中、下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手册,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人手一册,照章管理,提高了全线规范化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开工伊始,管理处确定路面工程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坚持高标准场站建设,加强对开工关、材料关、工艺关、检验关的控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规范和指南。为推动工程质量上台阶、上水平,邀请专家对全线现场施工、监理人员组织培训4次,组织全线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1次;召开了路面专题会议15次,专门召开沥青供货单位专题会议2次,每5日下达沥青供货单位节点计划,不定期多次组织建设、设计、监理、咨询单位共同审查路面设计图纸并进行优化,加强施工工艺控制,严把材料质量关,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现场施工的每道工序,工艺管控上都力求做到科学规范,精益求精。
充分利用高新科技
与长安大学合作开展《基于行车安全的公路隧道进出口段路面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为安康东段隧道进出口路面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各施工单位拌和楼、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安装监控设备,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控拌和楼、改性沥青生产状况,检测混合料及改性沥青生产质量。在摊铺、碾压设备上加装限速报警装置,严格控制摊铺、碾压设备行进速度,确保了压实效果,下面层施工使用转运车,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有效解决了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确保路面工程内实外美。
重点加强细节管理
管理处扎实部署路面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安排工程管理人员直接入驻施工单位,从原材料、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狠抓现场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针对项目地处多雨地区的气候特点,在保证路面工程各项指标的基础上,重点放在路面封水效果,据此对中面层配合比再次进行合理优化。为了更好地起到封水作用,在沥青与混凝土结合部位使用热沥青进行灌缝处理。桥梁护栏与沥青路面结合部涂刷热沥青,防止砼护栏雨水下渗路面。摊铺时不揭篷布倒料,减少温度损失,施工现场两侧增加挡风墙,有效防止混合料温度散失。
强化考核奖罚分明
安康东段项目桥隧比例高达73%,路面工程平整度控制难度极大。针对项目特点,管理处要求各监理、施工单位成立路面工程前期准备小组,对下承层平整度进行检测,及时处理不合格的区域,确保后续路面工程平整度。管理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蹲点督促施工,现场核对检查,严格考核落实。为严格控制改性沥青的质量,确保改性剂的添加量、剪切效果及发育时间,进行了不同剂量的配伍试验,同时加大改性沥青的抽检频率,在中心实验室、驻地办、施工单位抽检的基础上,管理处、总监办随机在改性沥青储存罐中取样进行交叉互检、外委盲检。在施工过程中对全线的路面施工、监理单位进行了质量违约通报和处罚,清理高级驻地1名,现场监理1人;分别给2个路面合同段和1个驻地办发函约见了法人解决现场存在问题。
目前,从安康到白河路面工程施工如火如荼加快进展,玉带般的十天高速在风景如画的秦巴山间、汉水河畔穿越,与青山绿水相映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