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文化是公路建设者在生产、工作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丰富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土壤,高速公路事业概莫能外。整合、升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形成的公路文化体系,对增强公路行业发展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赋予一条公路文化内涵,通过公路带动文化,有利于公路事业纵深发展!
以西汉高速秦岭《华夏龙脉》大型群雕为例,气势恢弘的雕塑群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华夏民族不畏艰难、人定胜天的力量。雕塑群设置的人物和历史典故,体现了秦岭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和陕西交通人建设西汉高速、实现翻越秦岭千年梦想的崇高追求,也赋予了西汉高速在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再如贵州茅台高速公路,通过“酒罐飘香”、“四渡赤水”等四组雕塑,展示了贵州茅台酒文化和红色长征文化,为茅台高速公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司乘人员铭记公路与地域文化结合的创意。
十天高速汉中至西乡段,途经西乡、城固、汉台等县区,连接西(安)(安)康高速公路和(北)京昆(明)高速公路。线路所在区域是天府汉中的茶乡、橘园和粮油基地,土地、生态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在项目建设中,如何将高速公路与当地的旅游文化、风土人情结合起来,是项目决策者思考的课题。
文化定位依据
史料记载和遗迹证明,西乡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相继产生了李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虎文化、午子山茶文化等,相关历史典故和遗迹有西乡县白勉峡“王穆射虎”、古城镇红29军军部遗址、午子山白皮松景观、西乡绿茶产业园等。
城固县有著名的青铜文化、张骞文化、酒文化、柑橘文化、水文化等,有神奇橘园、张骞故里、三粮醇酒厂等知名县域文化品牌。城固是我国最北缘的柑橘生产地,屈原的《橘颂》脍炙人口,若与高速公路彼此融合,定能起到良好效果。
力的奔放 美的联结
2010年1月29日,汉中东管理处邀请汉中历史、民俗和生态学教授和文艺评论、新闻媒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现场踏勘,拟定文化定位为:力的奔放,美的联结。
“力的奔放,美的联结”的文化定位,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景观建设,使该段公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连接秦陇与荆楚两大“文化版块”的纽带。在人文景观建设中以“一主两翼”为思路,即以“汉家发祥地”汉中为主线,以民间文化和秦巴绿色文化为“两翼”的表现手法,从土建工程、交通标志、导视系统、公共设施、人文景观小品、绿化工程等方面着手,进行全方位文化包装与塑造,达到文化与公路的交融。举两个例子:西乡服务区以西乡绿茶文化为依托,在服务区外墙上以浮雕的形式展现整个制茶、沏茶过程。过往司乘驻留服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制茶沏茶长廊,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这里是产茶名县”,这对宣传展示西乡茶文化,展示公路行业形象发挥了作用。
西乡县“古城收费站”更名为“午子山收费站”又是一例。在项目建设中,原本设置的“古城收费站”,起初以地名为题,特色全无,因古城在外界并无名气,知者甚少。而古城的午子山风景区却因“陕南小华山”著称,倘再从历史追溯,午子山还是刘邦与戚氏进香祈福之所呢,可知更名后效果明显。于是,将站名改为“午子山收费站”,文化内涵一下子凸显出来。
十天高速汉中段在公路与文化的融合上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例子。事例充分说明发展公路文化,建设公路沿线文化景观,对展示公路行业形象、推进公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供职于西略分公司汉台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