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期 第102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10-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山阳,因路带来文化之变
新闻作者:文 / 周 兵
    2009年10月16日,一个令山阳人民难忘的日子,福银高速公路陕西境商州至漫川关段建成通车,从此,大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山阳县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
    有人说,商漫高速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陕西东南部;有人说,商漫高速酷似一条彩带,连接着祖国大江南北;有人说,商漫高速似一座永恒的丰碑,承载着老区的梦想与希望,倾诉着老区人民的艰辛与欢畅……
    峥嵘岁月。2011年深秋,商漫高速两周岁的时候,当我们再次踏上它矫健的身躯感受它澎湃的“脉搏”时,真切感到――大交通的效应正逐渐得到多方位彰显,如今的山阳大地,路、山、水、景已融会成一条玉带般的美丽画卷,而大山深处的百姓生活也悄悄换了新模样。这就是路带来的文化之变。 
 
畅通大道缩短距离
    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三大贫困带之一最南端的郧岭山脉边缘地带,境内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地理条件差,属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受交通运输条件限制,秦岭山区冬季长期积雪封山,道路全部中断,严重滞约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对于路,山阳人民有太多的美好愿望和期待。58岁的赵文州大爷是山阳县照川镇的居民,提起当年到西安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县城再坐10个多小时的大巴车时感慨万千:“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到西安只要2个小时!”
    商漫高速公路通车后,从西安到湖北十堰3小时、到武汉6个半小时、到福州20小时。料想太白当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也不过如此。
 
生态大道养眼养神
    对于山阳县委机关干部李哲来说,在商漫高速公路开车是一种享受,在这里开车感觉不到累,车内握着方向盘,车外却正播放着美丽的风光片。
    从西安驱车出发,一小时路程,即到达商漫高速的起点,这条深山中的大路便以独特的视觉豁然眼前了:逶迤的群山,清香的草木,使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双向四车道美丽的大道沿着商山旖旎南去,一眼尽收山阳风情。两旁各种花卉绿植繁盛茂密、争奇斗艳;清洁崭新的护栏、扶手、边墙和标志标牌;和煦的阳光、轻柔的微风,仿佛置身于一幅迷人画卷,不由浮想联翩:笔锋苍劲的是巍巍群山,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水墨晕染的是古镇长街,人文底蕴在这里升华;那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车轮底下的路,从眼前一直逶迤延伸至苍茫的远方,穿行着一路向前。
 
康庄大道拉动经济
    高坝店镇位于陕西省山阳县城东,银花河上游,距县城20公里,商漫高速开通两年,这个昔日贫困的小村落就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十点半,当笔者来到高坝村头的时候,王大奎正在家里研制腊肉腊鱼,再过一个小时,从商漫高速公路路过的客人,从天竺山游览回来的游客将在他经营的“王老汉土菜馆”吃上美味的农家饭。王大奎原先一直在西安当锅炉工,每个月的工资也有三千多元,用老汉的话说是“好歹也是个技术活,干蓝领的活,拿白领的钱。”2009年,当商漫高速公路铺到他家门口的时候,他毅然从西安返回家中,将自家五间大瓦房装修一新,开起了农家饭店。如今,每天中午和晚上,停在老汉家门前的汽车成为村民眼红的对象,它们为老汉带来了滚滚财源。“沿路每个村都有几家农家饭店,全都是山阳当地的特色土菜。”说到收入,王大奎很不好意思了,“商漫高速真让我沾光了。”用王大奎的话说,商漫高速开通前,村里到县城磕磕绊绊需要1个小时,现在不到10分钟,仅从县、市慕名而来的食客就让他应接不暇。  
    中午12时,在天竺山风景区大门前,张淑桃正在收拾卖核桃等山货的摊子,她急着回家给老公做饭,再过半小时,在村工厂里上班的丈夫就要回家吃饭了。“昨天才收上来的蘑菇,一上午就卖完了,不像以前要跑到县城去卖,窜来窜去卖不上价钱不说,好几天还卖不完。”在商漫高速开通前,张淑桃经常一年才能见他老公一次,因为老公要到外地打工,一年最多能回一趟家,现在她却不得不每天赶回家给老公做饭。“高速开通后陆续有回乡办厂的村民,谁还愿意跑外面打工啊”。张淑桃自豪地告诉笔者,短短两年,村里到南方打工的人几乎没有了,本地新建的企业还找不到人呢。
    晚上6点,城关镇西河村跑运输的张金喜回到了家,老张从事运输行业已有10来个年头了,多年来,他经常奔波往返于山阳与湖北两地,为附近村民或建筑工地拉水泥、建材。对于商漫高速公路带来的变化有切身的感受,他算了一笔账,以前每天去湖北郧西拉建材只能跑1趟,高速路通车后,现在可以跑5、6趟了,虽然有过路费,但由于路况好,车辆的损耗小,一天可以多赚200多元。“高速路方便了山阳人,给运输户带来了实惠”,老张如是说。
    商漫高速,它的文化意义在于:让山阳人改变了生活方式,让山阳经济走出传统模式。
                                                              (作者供职于商漫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