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期 第102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11-04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第一版 下一版 >
高速公路建养的“博物馆”与“试验田”
新闻作者:文 / 本报记者 安立广
    西宝高速公路在陕西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中属于一条“名路”,一方面既是连接陕西境内两大城市――西安和宝鸡的主干道,更是国高网中沟通东西的“黄金大通道”,1995年建成通车以来,极大地改善了区域通行环境;另一方面这条路如同《红楼梦》中的林妹妹一样,乃多病之躯,运营以来修修补补从来就没停过。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沿线城镇规模的不断拓展,西宝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逐年下降,已无法达到高速公路的功能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008年12月,西宝高速公路实施改扩建。
    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管理处处长王剑介绍说,西宝高速位于湿陷性黄土区域,部分路段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给路基、路面施工带来巨大难度,不仅要解决工后沉降,还要处理好路基拼接差异沉降、互通改造、服务区扩建、上跨桥的拆与建、主线桥涵结构物的拼接与加固改造,以及原道路资源的利用、路面材料的再生技术等方面复杂而关键技术,可以说项目在建设中几乎遇到了陕西高速公路修建中遇到的所有类型,使得西宝改扩建工程成为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和大中修养护的一座“博物馆”。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重视运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方案与措施,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又使其成为高速公路修筑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的“试验田”。
    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东起西安绕城高速公路阿房宫立交,经西安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止于宝鸡市石嘴头,途径4市11县(区)。其中阿房宫立交至兴平西吴段为新建整体式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长25.71公里,其中高架桥9公里。兴平西吴至虢镇东段为双侧拼接加宽为八车道高速公路,长103.248公里。虢镇东至石嘴头段路线长28.798公里,其中虢镇东至凉泉段22.39公里为新建六车道高速公路,凉泉至终点6.4公里为新建四车道高速公路。
    受当时技术水平、施工设备等种种因素限制,原西宝高速建成后路基、路面病害严重,通车十几年来,几乎年年有大修路段,给安畅通行带来诸多不便,社会反响强烈。在此次改扩建中,项目管理处对原路基进行了彻底根治,南幅43%的路基和北幅70%的路基采用砂砾进行换填,其余路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强夯、水泥搅拌桩等措施进行处理,提高地基强度。
    在老路病害处治中,项目管理处遵循“根治老路病害,充分利用老路”的原则,采用“动态设计、施工”的方法,分段逐层确定老路病害处治方案。原西宝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第一、二行车道老路床含水率较大、承载力不足需进行加固处理,针对路基填料的不同,项目管理处对症下药,提出路基加固方案:土质路基路床底采用干拌水泥石灰砂砾桩进行加固处理,在底基层铣刨或开挖前进行。采用螺旋钻成孔,桩径30厘米,桩间距为1.3米,呈梅花型布置,桩长伸入原地面下1.5米。为消除老路硬路肩病害,充分利用原路面,避免拼接台阶处于轮迹带,项目在老路硬路肩与行车道标线处向内开挖四级台阶拼接新老路面。
    西宝高速改扩建项目兴平西吴至虢镇东段采用“两侧直接拼接加宽”的方式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对于此种改扩建方式新老路面的拼接方案尤为重要。项目管理处总工程师周晓华介绍说,作为改扩建项目,新老路面拼接决定着工程的成败。各路面施工单位都严格的执行了管理处下发的《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硬路肩铣刨施工作业指导书》、《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一、二车道一般病害处治与拼接施工技术方案》等施工技术方案。
    在新老路面拼接施工过程中发现第四级台阶位于土质层,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施工损坏,已成为结构层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底基层水稳铺筑前予以挖除,形成新老路三级台阶拼接。路面拼接施工到基层顶面时,发现新老路面拼接部位不在同一水平平面,为保证路面拼接施工质量,对拼接部位进行二次铣刨,保证新老路面拼接部位标高一致后,铺设聚酯玻纤布。
    新老路面拼接处是整体路面结构最薄弱的部位,拼接界面的处理关系到整个路面扩建的成败。项目采取防水防裂措施,拼接台阶面层竖向界面涂刷乳化沥青粘结剂以增加竖向粘结效果,拼接台阶基层、底基层竖向界面喷涂粘合剂―水泥净浆;上基层顶面、下基层顶面和下面层顶面纵向拼接缝,铺设1.91米宽聚酯玻纤布。
    为确保工程质量,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管理处不断优化设计,重视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底基层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粉煤灰用量6%),利用水泥水化硬化快提供早期强度,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提高抗温缩性能。实践证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温缩裂缝明显减少。对台背进行注浆加固,解决台背沉陷质量通病;用双向钢塑土工格栅等进行路床加固,路面拼接中,在基层顶部铺设聚酯玻纤布,拼缝竖向界面应用橡胶止水带……
    针对建设出现的桥面早期病害,在桥面施工中,使用环氧沥青,争抢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提高道路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和水温性能,抵抗化学物质侵蚀,解决重载交通和桥面铺装存在的早期破坏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高模量剂,提高承载能力,解决车辙耐久性达8年。
    同时项目用彩色路缘石和集水槽替代以往的沥青砂拦水带,路肩统一采用免烧砖进行砌筑,既发挥路用功能,又美化路容、路貌。
    如今经过近3年的栉风沐雨、披星戴月的奋斗,西宝改扩建工程即将全面完成,据王剑介绍说,他们的目标是力争把项目建设成“体现陕西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精品工程、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