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期 第102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11-1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科技攻关在西铜
新闻作者:文 / 郭少言
    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如何紧密结合?泾渭河漫滩区如何加固地基确保路基稳定?黄土高边坡如何防护?这些都是西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深入研究的科技攻关课题。一边加快建设一边科技攻关,将工程质量百年大计奉为圭臬,西铜管理处是如何做的?
    西铜高速管理处处长杨文奇,曾参与过黄延、西汉、十天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位技术干部出身的处长,对项目科技攻关非常重视,管理处每年都会出一本《QC小组活动成果汇编》,其中可见科技攻关活动琳琅满目,“提高旋挖钻灌注桩成孔效率”、“提高曲线梁体钢筋间距合格率”、“提高架桥机的架梁速度”……从确保质量到加快施工,美好愿望都靠科技攻关来实现。项目科技攻关内容实在太多,不能一一道来,杨处长只列举了攸关项目进程的几个难点,这些可能只是确保质量进度千头万絮中几缕耀眼的事件,我们不妨管中窥豹,了解西铜项目科技攻关的好办法。
 
破解钢箱梁结构难题
    西铜全线设计采用2084米的钢箱梁,从数量上说是全省目前公路工程中使用钢箱梁最多的,从难度上说,渭河特大桥主桥设计选择用一段钢梁和混凝土梁结合起来实现跨越。这就出现了钢混结构的技术难题,首先,省内没有成熟经验,没有成熟工艺,要边做边实践;第二,钢混结合段受力复杂,若设计不当将直接影响大桥今后的安全运营,需要多方试验确定。省厅对这个难题立项研究,由省高速集团主持,长安大学为主要参加单位。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国内外相关报告。研究组提出在钢―混凝土接头处增设变高度T形加劲板等优化措施,施工图优化后,钢混结合段结构板件和混凝土受力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满足了安全要求。
    全线采用钢箱梁数量多,又显现出钢箱梁与沥青路面如何紧密结合的问题。项目引进英国Eliminator防水体系,及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对钢板表面喷砂除锈,增加附着力,Eliminator是一种防水胶,可增强钢板表面的黏合力,且有抗腐蚀性。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在于:它几乎是无空隙的,不会因压实不足而产生病害,结合料在气候因素影响下不易老化,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开裂性。但浇注式沥青砼也有一个缺陷,油石比大,高温稳定性差。怎样解决这个难题?西铜项目组织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一方面严格控制SBS掺量来保证改性沥青质量,确保其性能最优,另一方面在确保浇注式沥青砼性能的前提下将最佳油石比下调0.3%,以提高抗车辙性能,通过室内浇注式沥青砼和上面层复合式车辙试验,优化后的浇注式性能有了明显提高。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确保了钢结构与路面的紧密结合。
 
医治地质病害
    西铜全线穿越三种地质带――湿陷性黄土、黄土台塬区、泾渭河漫滩区。其中,湿性黄土治理在西禹高速、黄延高速等多条公路的实践中已有成熟施工经验,具有挑战性的是泾渭河漫滩区。在这一地质环境中修路,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路基沉陷而是“地基”沉陷的难题。加固地基,是路基施工之前首当其冲的步骤。河流漫滩区较集中的第5合同段,采用灰土挤密桩,直径26厘米的桩基12米深,将稀松的土质挤密,再于桩基空洞中换填灰土,每填进10厘米深的灰土就用长杆锤夯实,锤的重量从120公斤加到900公斤,加上高空坠落的力量,将这些地基加固桩砸得结结实实。这些加固桩间距90公分,呈梅花状布局,这种灰土挤密桩全线共布设12公里、60米宽。另外,在淤泥厚度大于6米的地方还布设了2公里多的粉喷桩,用水泥和粉煤灰填筑孔桩,就这样加固了泾渭漫滩区的地基。
    西铜线穿越黄土台塬区,高边坡挖方路段为数不少,挖方段长约2公里,最高边坡为55米,高边坡的防排水治理也就成为重点课题。近年生态防护已成为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西铜高速高边坡采用生态防护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是,他们将高台阶改为多层低台阶,宽平台,共12层台阶,开挖一级台阶,生物防护一级,使边坡更加稳定。将营养土和草籽拌和填进植草孔,平台植树,灌木与草结合,这些根系固结边坡表面,有效控制了边坡的水土流失。然而,高边坡的治理,除了“防”之外,还要“排”,“防护”与“排水”相结合边坡才能长治久安。在边坡排水上,西铜项目做足了文章。沿山体修建环向截水沟,将山体表面的水引进截水沟,在边坡台阶上再修40厘米宽的截水沟,将水引入路基边沟。边沟再接急流槽,大雨时也能分层次有条不紊地及时排水。在排水沟之下,又修盲沟,用防水土工布隔离,使水渗进盲沟排出路外,不再侵蚀路基。今秋雨水有往年三倍之多,然而,西铜高速的高边坡综合防排水设施均经受住了连阴雨的考验,没有发生一处坍塌滑坡。
 
QC活动硕果累累
    西铜高速建设管理处依托工程项目,深入推进QC质量管理活动,取得硕果累累,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09年开展的《提高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QC活动,明显降低了返工率和缺陷修补率,荣获当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这是陕西交通系统开展QC活动25年来获得的最高奖项。同时陕西省高速集团被评为当年“交通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2010年开展的《提高钢筋直螺纹连接一次合格率》QC活动,合格率从90.25%提高到98.65%,荣获当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提高墩柱轴线偏位合格率》、《提高架桥机的架梁效率》、《提高曲线梁体钢筋间距合格率》、《提高旋挖钻灌注桩成孔效率》等4个课题荣获当年“全国交通行业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奖。2011年组织的《提高爬模施工墩身节段间错台合格率》QC活动,开展后合格率从88%提高到93.75%,节约了费用,缩短了工期,荣获本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
    西铜项目,在科技攻关中收获着人才和技术经验,这份自信为陕西交通走向更深入的未来发展境界,开拓了道路。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