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黄山夹缝间的迎客松,常常令人感动。
每当看到它,我会被它雄浑的气魄、巨大的毅力所震撼。令人唯有赞叹之,敬仰之,神往之。
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狭小的夹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唯有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经过大自然的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狭小的夹缝间竟然诞生出倔强的生命体。
生命被环境限制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生命原本就是抗争。而最令人赞叹的是,夹缝间也能生长出雄伟苍劲、巍峨挺拔的苍松古柏来。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它们破石而生,躯干顽强地从夹缝长出来。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每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舒展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高山峻岭,盘根错节地从一个夹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夹缝间钻出来,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株松柏的根须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绳紧紧缚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只有如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才能为自己占有一席天地。
这就是生命,它总要在是与非中间做出抉择,在矛与盾的夹缝里一次又一次地挣扎。
有时,人好像悬崖上的孤松,在狂风与暴雨的双重考验下挣扎,在风刀霜剑、酷暑烈日的肆虐中崛起,在狭小艰难的夹缝中生存,在沟壑遍布的羊肠小道中踽踽独行。
生存在夹缝中,就常常觉得尴尬。尴尬是一种境地,我们无法逃避的境地。很多时候,现实逼迫你不得不学会小心翼翼,让你不得不学会夹起尾巴做人,于是,做作遮盖了本原,我们为自己感到悲哀。但是,在这种夹缝中,会有小草长出,让本来无望的我们才能够从地层深处迸发,才能够在同一片阳光下,得以与参天大树为伍。
生命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它只对强者绽放出美丽的笑靥。毕竟,生命力还是有的,只是它在夹缝中艰难地生长,难为人知。在他最需要赖以生存的土壤的时候,泥土却没有光顾,它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显示了自身的强大。
悲欢离合永远是人生的主题曲,强胜弱汰永远是生存的主旋律。只因有遗憾,我们才去追求完美;只因有苦难,我们才珍惜有限年华;只因有终结,我们才倍加热爱生活;只因有离去,我们才深深地眷恋这个世界。面对烟雨花开温暖的阳春,面对绿叶纷繁热烈的炎夏,面对果实累累酣畅的金秋,面对雪花覆地纯净的寒冬,我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超越平凡的夹缝之境。
世间每一个人都是永不停息的时间之河里匆匆之过客,在历史和现实的夹缝中,不断地等待和选择着穿越的机会。某些人的停留,就成了另一些人的机遇,于是人们就这样不停地移动着,有的顺利地到达了彼岸,有的偶尔会停留在了悲剧的瞬间……
但是,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夹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将会有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生命将要绝迹。而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恋于黝黑的沃土,它们如何才能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我们就是这样穿行在夹缝之间,书写着一天一天的历史,诉说着偶然和必然的故事。
(作者系乾县公路段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