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期 第103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11-2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用心”之路
----------陕西公路行业“十一五”养护管理实践      
新闻作者:文 / 王 惠
    在今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中,交通运输部检查组高度赞扬“十一五”陕西公路是“建设大发展,路况大变样,管理大提升,治超大突破,服务大拓展”,认为陕西交通是“中西部地区的条件,东部地区的理念,发达地区的水平。”在刚刚结束的“十一五”全国公路大检查评比活动中,陕西综合评比由“十五”末的全国第十四位提高到第七位,在全国各省、自治区中综合排名第五,居西部第一……
 
    “向政府报告的时候,我专门加了‘加强’两个字,这不是一般的养护管理工作会议,我们必须加强养护管理的历史紧迫性和存在问题的危机性”。今天,厅党组书记曹森回忆起2006年向省政府汇报交通发展战略时,当时场景依旧记忆犹新。
    正是从“加强”养护开始,陕西公路养护管理事业步入一个新时代。
 
三心理念让公路 养护从路上走到心上
    2006年,陕西公路人创新提出“用心的公路产品、精心的公路养护、尽心的公路服务”理念,从那时起,打造“三心”公路品牌的养护管理示范路建设在全省遍地开花。今天,1.1万公里穿山越岭的养管示范路,终结了泥泞扬沙的历史,公众真切感受到出行的便捷和愉悦。
    围绕“一个龙头、两个重点”的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目标为引领,贯彻“三个服务”交通理念,把公路作为向社会提供的产品,陕西公路确立崭新的理念,站在养护管理工作的历史新起点。
    “三心”理念不仅打造出陕西公路的形象品牌,还实现了养护方式从“发现病害、处理病害、疲于维修”的被动性、突击性、分散型向主动性、预防性、集约型转变,养护任务从计划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变。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省公路局局长王平的积极酝酿与推动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理念引入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建立了公路养护生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创。省公路局探索出公路日常保养划段包干、竞争上岗、工效挂钩、绩效考核等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公路养建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制度,组建了省级公路检测中心,为对公路养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搭建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建成了路面、桥梁、隧道、路政、治超远程监控等管理系统,配合沥青路面微波快速修补车和日常养护巡查车,提高了养护效率。
    作为曾经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公路,必须树立资源节约、和谐公路的环保理念。陕西公路加强实用养护技术研究,参与了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编写,出台了一系列养护指导意见及技术指南,积极实施路面再生,加强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加强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雾封层、超薄磨耗层罩面、路面灌缝等预防性养护措施,同时大幅度降低养护大修与改造成本,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实现公路养护的可持续发展,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陕西公路体制 改革开创了全国模式
    2006年夏季,公路体制改革在陕西省强力启动,成功理顺省厅、省公路局、市交通局、市公路管理局的层级关系,实现了公路养护全省统一管理,确立了养护在公路交通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从重视建设项目向重视养护管理转变,从内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从普通干线公路管理向全行业管理转变。实施省局机关机构改革,完成了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和养护机制改革的阶段性工作,构建了普通干线和农村公路统一管理的新格局,制订了陕西省公路养护管理行业规程及计划、质量、资金、养护市场、路政等多项管理办法,初步形成统筹行业管理的格局。
    五年来,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万公里,是“十五”末的4倍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构建了以县(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公路交通部门为行业管理主体、专业养护队伍与农民群众广泛参与为养护生产作业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格局。2010年,全省县道平均优良路率达到76%,乡道平均优良路率达到56%,100%的村公路纳入管理养护,初步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农村公路从陕西公路人的心头、案头走向了农民群众的村头、地头。2009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成功经验被推广到全国。
    陕西公路举全行业之力坚定信心强力推进冶超工作,集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季综合治超、秋季集中整治、“决战七十天,打好治超成果保卫战”以及“春雷行动”等治超专项活动。将治超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抓住货物装载源头治超和联动治超两个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了以超限检测站为核心的“四位一体”联动治超机制,建立了治超远程监控系统和检测数据联网系统,高速、普通干线、农村公路路政案件结案率分别达到90%、85%、80%以上。陕西省治超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
    在路网建设和养护工程项目管理中,创新提出“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引入了质量目标策划管理,开展了养护大中修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望”活动,引进第三方质量检测单位实施过程质量抽检,实行养护工程资金拨付与管理各方履职效能挂钩制度和项目质量保证金制度,全省大中修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树立质量问题“零容忍”理念,推行“七公开”制度,设立质量公示牌、质量问题举报箱,发动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农村公路质量管理迈上新台阶。
    省公路局成立了省、市两级路网调度机构,建立保畅协调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保障的快速反应机制,全力做好省界出口、山区高速公路等重点路段、改扩建工程施工以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道路保畅工作。制定了《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应急管理手册》等制度。在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隧道群建立了专门的消防队伍。提出了“一般交通事故一小时放行”、“大雪不封路,大雾少封路”、“全路段全天候保通畅”等服务目标和承诺。全面加强桥梁养护管理,使桥梁养护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迈进。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以平均28.23%的幅度逐年下降,公路安全通行能力不断提升。在“5・12”汶川大地震、“4・13”玉树地震和2010年抗洪抢险工作中,陕西公路发挥了生命线的重要作用。
    从“发展瓶颈”到“时代强音”,“十一五”是陕西公路展现新貌的五年,是陕西公路“勇担当、干大事、吃大苦、创一流”的五年。厅长冯西宁指出,交通运输要继续大发展、快发展,全省交通系统要围绕富民强省,着眼西部开发,牢牢把握又好又快的主旋律,强力推进陕西现代交通建设,向国家运输枢纽和西部交通强省发起第二轮行业的大突破。
    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公路已勾画出更加壮美的画卷,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建管养、人车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陕西公路将做优全国品牌,做强全国示范。
    “用心”之路,让我们胸怀大爱,一路前行。    (作者供职于省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