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科学制订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方案,明确“十二五”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层层分解任务并落实责任,确保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有序推进。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科学有序推进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全面提升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水平,在政策推进和扶持的基础上,形成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新格局,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交通行业。到“十二五”末,全国要基本实现公路路面旧料“零废弃”,路面旧料回收率(含回收和就地利用)达到95%以上,循环利用率(含回收后再利用和就地利用)达到50%以上,其中东、中、西部分别达到60%、50%、40%以上,到2020年,全国公路路面旧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意见》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推进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建立一套管理到位、行之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形成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的科学统筹合理利用;要出台相应的补助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和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根据工作方案与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一批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在制定公路改建养护计划时,要明确提出路面材料循环利用要求,并作为工程设计和审查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加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科研、应用和推广力度,通过试点引导,及时总结经验,解决技术瓶颈,检验适合本地特点的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地方技术标准、规程和指南,加快提高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各单位要注重通过科研成果推广、示范工程建设、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式,广泛开展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培训与交流;加强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育一批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设计与施工队伍;通过定期组织路面材料循环利用业务培训、专项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实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