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北京青年》中几个年轻人重走青春的举动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相信每一个“80”后都产生了放弃的冲动。赵宝刚回忆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1998年拍《永不瞑目》时,在海拔3800米的西藏,有一天夜里我躺在山上看见满天繁星,我发现,在城市里人老是随着生活惯性走,根本没有时间冷静下来思考。从那以后,我开始给自己留下特别大的空间和时间,不去陷入社会惯性中,能比较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和社会。”那天以后,“青春重新走一回”的观念就一直留在他脑海,“现在的教育造就出一批有文化无能力的人。我只是想告诉年轻人,改变自己还来得及。”
进入社会,我们选择了这样那样的工作,以为衣食无忧,认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却忘记了很久以前的梦想。曾经,我们梦想走遍全世界,想要在那张很大的地图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自己的足迹,告诉自己“我来过这里”。我们总是嘲笑那只井底之蛙,总说要做一个自由的自己。我们无法说何东他们的行为是对是错?因为他们做了1%不到的人才敢做的事情,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重走青春。至于剩下99%,可能真的有过一瞬间的想法吧?只是再多的理想,都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就像小时候,我们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长大了,却发现遗失了童年,丢却了曾经那份独有的童真;单身时,羡慕身边一对对恋人的甜蜜,恋爱时,却开始怀念单身的自由。才发现很事物,没有得到时总觉得美好,得到之后才开始明白:“我们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
有人说:“青少年失去了理想,生活就失去了光彩。生命就会枯萎。有了理想生活才充满了希望,生命才会闪光。”只是年少时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真的只能想想,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放弃了最爱,为了所谓的柴米油盐放弃了梦寐以求?那本《红楼梦》我看了很多遍,从连环画到白话文,一遍又一遍,小小的我读不懂宝哥哥和林妹妹的爱情,想不明白贾宝玉放弃爱情皈依佛门的“惊世之作”,直到经历过坚持与放弃后我才明白,那是理想,贾宝玉本是顽石,是归宿。理想与现实,一步之遥,却也相差甚远,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想放下所拥有的一切,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想不顾一切地做一个彻底的背包客?午夜梦醒,常常发现青春已走了一半!
想说,我没有何东他们重走青春的勇气,只能记录下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一个人上路,背上背包,潇洒去旅行!(作者系陇县管理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