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高新区居住了十来个年头,目睹了她从襁褓里一个浑身胎毛的婴儿,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曼妙少女,常常给人以欣喜,时时让人惊羡不已。她又像出水芙蓉,天然玉成,使人赏心悦目,神清心怡。人常说“秀色可餐”,而天天被“美女”依偎着,能不养眼、养神、养心、养身吗! 然而,十多年前的记忆并非如此。那时的高新区如蹒跚学步的孩童,远没有现在这样靓丽、俊美,也没有现在这样响亮的名气。假若有人知道你住在高新区,大多会说你住得如此偏远。说来也是,初创阶段的高新区,以管委会火炬大厦为代表的一些园区正在建设,施工机械发出的噪音彻夜不停,建筑垃圾随处可见,人们雨天穿着雨靴防泥水 ,晴天关着门窗防尘土。不远处就是空旷的郊野,一片荒凉,寂静。成形的道路也不多,只有以火炬大厦而得名的火炬路(今高新路)、科技路等几条道路,有些地方还没有路灯,也没有路名和门牌号,连填写户口都难。商业、服务业、餐饮业也不发达,如有来客,只好到光华路口的几家小吃摊将就。 当时,谁能料想今日的高新区发展如此之快,变化如此之大! 如今的高新区,横看成岭侧成峰,东观西望全是景,人在车中坐,画在窗外游。一幢幢风格迥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座座小巧玲珑的别墅星罗棋布,一排排清新雅致的社区门对门,一个个科技园区排对排,一条条道路宽又畅,一片片绿地惹人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尤其是万物复苏的春季,樱花、桃花、丁香花、迎春花、玉兰花,本邦的花,泊来的花,能叫上名字的花,叫不上名字的花,摇曳多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暗送沁香。商店超市布局合理,金融银行比比皆是;酒店饭店连成一片,学校幼儿园人气最旺;美容美发随处可见,健身足浴十分方便;公交成网,电信成线;人才成堆,白领成群。 如果要说高新区最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那就属通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实力,使高新区技工贸收入和综合发展指标在全国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名列前茅,被国家评为全国十大先进开发区之一和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四个园区之一。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入园的企业现在已达到3000多家,营业收入过100亿的企业1家,过20亿元的企业10家,过10亿元的企业22家,过亿元的企业130家。现有上市企业30家,“中国名牌”5个,省级名牌25个,市级名牌32个。留学人员600多名,院士2名,近万名硕士和2000多名博士等高端人才进入高新区创业。并建成了19个不同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和四大功能园区,培育和引进中介服务机构200多家,建立了总注册资本50.2亿元的204家风险投资机构,建立了3个大学科技园。还出台并实施了15项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近年来,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和显著的实绩,不但使产品跨出国门,人才回归家门,也引起了胡锦涛、 江泽民、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和国外元首及友人的青睐,他们都曾经到高新区视察访问过。 听说高新区的二期建设目前已近尾声,三期建设也在酝酿中,到2010年,将累计创办10000家科技开发企业,1000家博士领衔创办的企业,100家院士参与创办的企业和100家上市公司。 现在看来,西安高新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方,也是目前西安市最适合人群居住的地方。 行文至此,我套用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里的句子来刹尾:我自豪我是高新人,我庆幸家住“深圳”,只因为在我眼里你最美。(作者系省高速集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