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坪寺是汉台褒河库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很少有人能记得他的存在。然而,7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塌方却使这个小地方一下成为网络、媒体和各级政府及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在这里,汉中公路管理局数百名职工连续4天3夜与顽石和塌方进行较量博弈,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英雄壮歌。
暴雨猛袭 大塌方砸断316国道
7月4日16时25分,一场灾难降临到车水马龙的316国道汉台麻坪寺段。一处饱受雨水冲刷的山头将约1.7万立方米方量的泥石砸向麻坪寺,两间房大小的巨石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316国道戛然中断。
一位惊魂未定的大车司机描绘了当时的场景:16时20分左右,他驾驶着大货车从汉中往留坝方向走。当走到K2191+800麻坪寺路段时,他突然发现前面离他很近的山头冒着白烟,山石在松动移位。“不好,要塌方了!”说时迟那时快,他凭多年的驾驶经验立即抱死了刹车,但还是有一块石头砸到了他的车头。他赶紧倒车,慌乱中刹车杆也被撞坏,上万方泥石砸在了离他的车仅一两米的地方。“再把车往前开3秒钟我就完了,这次我算是在鬼门关游了一遭呀!这一幕现在想起来就后怕。”
闻讯而动 公路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接到灾情报告后,汉中公路管理局领导带领相关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研究制订方案。局信息科负责,向省局、市政府、市交通局报送路况信息;向陕西省广播电台、汉中交通旅游台、汉中电视台、汉中日报社、市运管处等媒体和单位发布路况信息,告之抢通时间,发布车辆绕行线路,汉台、留坝两段路政大队人员立即上路分头配合交警维持交通、劝返车辆,防止车辆进一步拥堵。夜幕降临时,局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就打着手电筒,现场制订抢险方案,决定成立以局长为总指挥,其他局领导为副总指挥和有关科室、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抢险指挥部。抢险指挥部设在塌方现场麻坪寺段,实行县级干部领班,有关人员24小时现场轮流值班,负责指挥、督导抢险。紧急调拨抢险资金200万元,设立塌方抢险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发布组、交通管制组、外部协调组、安全保障组和通讯报道组等7个组织机构,局机关和留坝、汉台段全体人员周末一律取消休假,全力投入抢险。要求参与抢险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实行三班倒,24小时昼夜施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抢通道路。
指挥部的号令迅速从麻坪寺传到了四面八方,各种机械设备和人员也快速运转起来,向麻坪寺方向集结,一场与自然灾害奋力抗争的战斗在漆黑的褒河库区拉开了帷幕。一时间,寂寥的褒河库区沸腾了,汉台、留坝的3台挖掘机、20台自卸车、2台空压机、2台发电机组、3台车载应急灯等机械设备和抢险物资及200余人的应急队伍迅速集结,赶赴现场,展开了与自然灾害的奋力抗争。
顽强拼搏 公路人挥汗战顽石
塌方现场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巨石了。六七块房屋般大小的石头,最大的200多立方,最小的也有50方,带破碎头的挖掘机在连续冲击下,巨石只泛起几个白点,根本啃不动。抢险指挥部决定用炸药炸开石头的方案。当天23时左右,由12名队员组成打眼放炮组迅速到位,分别从两边对向打眼。施工中,山上不时有零星落石在队员身边掉落,打风钻的队员必须紧紧按住镐把,另一名队员要紧握镐钎蹲下身体,飞起的石灰把他们包裹着,口鼻中像火灼一样。时间在一秒秒过去、镐钎在一尺尺钻进。7月5日7时,15个深约3米的炮眼形成,炮眼位置、深度均满足爆破要求。中午时分,第一轮爆破在职工们的期待中炸响,巨响后,最大的巨石被现场破开,削减近三分之一,当天就动用大型渣石清运车800余台次,清运方量4000余方。随后,打眼放炮的人员再次爬上巨石开始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冲击,毒辣的太阳令人窒息,近40度的高温下,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全然不顾,心中想的是早一刻抢通,好让几千辆车,几万名司乘人员不再“遭罪”。
经过数百名公路职工4天3夜的连续奋战,316国道汉台(K2191+800)麻坪寺路段的大塌方于7月7日13时左右抢通。整个工程中,汉中公路局先后组织实施了5次大爆破,投入近200万元,出动抢险队员800余人次,机械设备700余台次,清理塌方1.7万余方,使国道生命线得以恢复交通,比预期抢通提前了2天时间。
危急关头 公路人个个都是好样的
汉台公路段主持工作的副段长赵峰,在战塌方的日子里,他带领职工整天奋战工程一线,早晨5点多出门,晚上12点多才回家,跑东跑西安排部署抢险工作,笔者在工地见到他时,他正和职工们一起搬运石料,皮肤也被灼人的烈日烤成了古铜色。王作明,留坝段党支部副书记,主持段全面工作。在工地,他也同样忘我地拼搏着。据职工们介绍说,6月20日,汉中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正在南郑奔丧的他来不及向岳父的遗体作最后道别,就赶回留坝,一直坚持塌方清理完毕他才满怀愧疚回到家。可是屁股还没坐热,7月4日的大塌方降临,他又带领50人的抢险分队赶赴麻坪寺支援汉台段。
在从留坝赶往抢险点的40多公里路段上,面对大小落石塌方,他们遇险排险,遇障清障。当天傍晚抵达现场后,王作明顾不上休息,带上技术人员冒着落石的危险,徒步翻越塌方段,与汉台段会师。对讲机成了王作明不离手的物件,指挥机械操作手、安排留坝方向的爆破清运、与指挥部联系接受调遣,两天下来,嗓子也喊哑了。李超,局路网信息科副科长,7月4日,他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核实灾情和阻车情况,并将塌方阻车信息第一时间有序传达到各个社会层面,为抢险工作净化了环境,也避免了更多的司乘人员滞留现场增添拥堵。他的手机号对外公布,这几天更是电话不断,向司乘人员耐心解释阻车原因和抢险进展,手机打得发烫,从塌方到抢通,他天天坚守工地。李冀安,汉台公路管理段副段长,G316麻坪寺大塌方抢险后勤保障组组长。塌方后,他立即赶到现场为抢险指挥部搭建帐篷、拉运桌椅、安营扎寨,让现场指挥的领导有了随时碰头安排部署的场地,一线抢险人员有了歇脚吃饭的去处。搭好帐篷,他马上准备后勤补给,矿泉水、湿毛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一应俱全。随后又组织几名同志在距抢险点10多公里的褒河道班烧水做饭。只要一看到他的身影,要么是温凉适宜的绿豆汤到了,要么是咸淡可口的饭菜来了,他一阵鼓劲的俏皮话脱口而出,经常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疲惫全无。还有轮番上阵挥汗如雨的机械操作手,烈日暴晒寻找最佳爆破点的爆破手,安全帽下压块凉毛巾降温,来回奔走劝返行人车辆的安全员,郭青松、邓建明、杨建全、张树杰、侯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