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省公路行业紧紧围绕公路养建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养管能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全省公路职工以“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行业情怀,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道路交通保障。 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行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加快公路建设。干线公路在建规模达1617公里,建成通车200公里。西乡至镇巴二级公路控制性工程拴马岭隧道实现贯通,307国道定边过境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公路累计建成5705公里,全省1200个建制村和542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年实施干线公路大中修380公里,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保持在91以上,干线公路优良路率89.4%,县乡公路技术状况指数达到70以上,公路通行条件持续改善。 公路发展合力不断彰显。市、县政府齐心协力,各部门通力协作,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落实公路养建配套资金,认真做好项目报审、土地征迁、建设保障等工作,组建精干的管理团队,切实负起项目管理、公路养护、路政治超、应急保畅等公路发展主体责任,有力推动了我省普通公路新的发展。宝鸡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推进公路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公路养建管理一派新气象。铜川市政府与各区县签订了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保障协议,有力推进了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咸阳市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将示范路创建纳入对各县区政府的目标考评,将农村公路管理处升级为副县级单位,养管责任进一步落实。渭南市合阳县政府统一安排开展农村公路集中养护整治。汉中市政府和交通运输局安排燃油税增量和财政专项资金,解决干线公路养管人员经费,保持了公路行业队伍稳定。安康市率先设立公路检测中心和应急救援中心,推进行业管理规范化。全省6个市组建机械化养护中心,并结合各自实际设立了路面养护、设施维护等专业化作业队和养护应急救援队,为进一步提高公路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全省104个涉农县区中,99个已实现农村公路“两个纳入”,各级政府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不断夯实。 公路养管水平再上台阶。108国道改造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得到沿线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并获得检查组好评,已成为全省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标杆。各市公路交通部门以高度的责任心,全心全意投入公路养护生产管理,全省干线公路路况稳中有升,基本实现了普通干线公路全年全路无坑槽目标。延安等市公路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水毁抢险保通和恢复建设。全行业深入落实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加强以危险灾害路段、收费公路撤站路段和桥隧养护为重点的全面养护。养护生产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并覆盖干线公路养护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广泛开展,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村公路规范化养护深入推进。20个管理养护示范县,8000公里示范路成为我省农村公路养管的典范。 安全质量状况持续向好。全行业以向社会提供合格公路产品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建设活动。以开展“平安工地”、“平安公路”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构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常态机制,下大力气落实危险灾害路段养护路政管理、长大桥隧巡检、桥梁养护工程师、四五类桥梁养护管理六级责任人等制度。提高安全监管水平,规范安全检查,公路施工、养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价工作有序开展。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日”等活动,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年全行业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继续强化“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推行质量目标策划制度。以推进路网建设项目“五化”和大中修工程“两化”管理为手段,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施工生产标准化。强化政府监督,规范行业监督检查,开展弱项指标集中整治,加大工程薄弱环节整治力度,使全省公路养建工程质量始终可控。全年路网建设、养护工程和农村公路项目质量合格率100%,单点合格率达到91%以上,关键指标合格率均在92%以上。铜川积极实施公路品牌战略,耀旬公路、104省道扶风至凤翔等工程质量水平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省路政执法“四统一”试点有序推进,路政巡查流程日趋规范,巡查质量和案件查处率明显提高。全年高速、普通干线、农村公路结案率分别达到98.8%、97.3%、94.9%,公路平均超限超载率0.17%。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通行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打击运煤车辆超限运输和关中地区砂石超限运输,“一超四究”治超工作机制得到细化,治超处罚程序和裁量标准更加规范。路政、运政联勤联动机制规范运行,大件运输审批进一步规范。通过奖励非法大件运输举报人、加快新增治超站点建设等办法,全省超限运输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122”路警联勤联动机制在全省推广,高速公路安全运营和路政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公路运行监测机制、责任体系初步建立,108国道路网运行监测示范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公路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日趋完善,应急处置步入常态化管理阶段。包茂高速富县段泥石流交通中断等重大事件发生后,我省公路交通部门快速应对,及时做好车辆分流和交通保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行业文明、作风建设生动活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转变文风会风,规范检查调研,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办法研究,勤俭节约、务实求真的行业新风尚扑面而来。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扎实开展“平安公路行”、“养护强管理”、“公路文化情”三个自选动作,公路管理和行业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展示风采,感动行业”演讲比赛、陕西公路摄影比赛和“寻找最美养路工”等活动为载体,行业文化建设异彩纷呈。为一线道工制作统一工装,实施标准化道班房建设,开展行业文化活动,在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职工归属感的同时,也将职工对工作的朴素感情,内化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动力。 成绩已成为历史,它必将激励着陕西公路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迈向新的征程。针对2014年的工作,省公路局局长王平说,全省公路行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合力推进共谋发展,坚持安全至上保障发展,坚持质量第一高效发展,即坚持强化管理服务发展,坚持深化改革统领发展,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的发展理念和“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发展方针,以示范工程为引领,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公路养护;以县城过境和扶贫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公路建设;以畅、安、绿、美、洁为追求,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以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为方向,强化行业管理,通过改革创新,增强行业发展活力,推进综合、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陕西公路发展上水平。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