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期 第124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1-24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归途
新闻作者: 李 峥
    2014年的春运已然开始了,当我看到网络上、报纸上处处有关春运的报道时,我有些愕然了,一篇篇文字阐述着归途的艰辛,阐述着归乡人的心切;一张张照片里眺望的人们,扛着归家的行囊,穿梭在回家的路途中,人头攒动,密密如织……
    想着自己也是经历过春运的人,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似乎内心有好多的话语想要去表达。那份执著的高兴夹杂着艰难的行程,成为一种别样的心情。在归家人的心中成了痛并快乐的事情,也许这种痛是最真切的,每一年只盼这一刻能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瞅一瞅还未成年的孩儿,思家的念想给了回家最美好的理由。回家,却在这年关显得艰辛而心酸,遥望家的方向,却在兴叹这归途该如何启程?排队―拥挤―车票―汽车―火车……似乎成为回家的节奏,每一步都走得有些艰难。可当回到家中,相聚相谈,拿出攒了一年的血汗钱交到父母、妻儿手上时,那种成就与美好,都会给这一年的艰辛涂抹上了甜蜜的蜂浆,回味的只有香甜……我也常常在想,他乡也许充满霓虹璀璨,他乡也许精彩浪漫,可是却无法忘却那关于家的思念,苦涩的乡愁、故土的胎记,都在声声敲打着心上的门环,一声接一声的扣人心弦……
    2009年春运,身在异乡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春运的艰难,我本属那种比较慢热的人,对什么事情也都基本上不会太放在心上。对于回家,我尽管迫切,却没曾去担心过什么,可看着周围的同事,都开始着手买票回家的时候,我似乎也开始着急了。也许是第一次吧,我遇到了难题―买票,因为下手晚了,票已经卖光,我四处打听,却没有结果。朋友说只有起很早去售票点,说不定就可以买到,可是当我得知要凌晨四五点去的时候,我有点退缩了,可我还是去了。尽管是在南方,可冬天的夜里还是会很冷,有人穿着军用大衣,有人扛着小板凳,默默的等待,我冷得没法子的时候就跺跺脚,哈一点热气在手上,然后搓一搓,直到售票点的门开了,可当我上前去问的时候,却没有我要的票了,被告知去别的点去试试吧。一连几天,我就这样四处去苦等,等到最后却还是一无所获。最终我只好通过邮箱开始大面积的求救,只能坐等奇迹的出现了。突然有一天,我看到有同事给我邮箱里发了一个联系电话。于是我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告诉我有票的那一刻,我兴奋的不知所措,一下子也帮朋友要了好几张,可是当我知道他的要价的时候,我又一次惊呆了,每一张票都高出原票价近2倍,而且全都是站票,那一刻我有点蒙,一时之间我不知道我到底要不要买?买,这样的价格让我难以接受,不买,那我又该怎样回家,不能回家,就意味着不能与家人团聚,一个人孤零零品味这苦涩乡愁,那样的滋味真的就是一种心理折磨……纠结纠结,纠结中耳际畔传来那人的声音,“到底买不买,我现在手上就只有5、6张票了。”我咬咬牙,“买!”下班后我找到那人的住处,才发现去他那里买票的还有好多人,不同地方不同口音的人,我才第一次知道,那卖票的人是被称为“黄牛”的人,就是贩卖车票的人。虽然因为价钱的缘故,我心里窝着一股难以说出的气愤,可是这一切都难以阻挡我拿到票,想着能够回家的那份喜悦。拿到票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是踏实的,放假前的那几日也让我过得轻松,这下就只期盼着踏上回家的路了。买票难的小小插曲被回家的美好冲到九霄云外去了。
    背上行囊出发了,刚一下车到达火车站,遥遥望向那巨大时刻表的下方,一声毫无意识的惊叹,嘴里轻声自言自语道,“人真多!”摇摇头继续前行。来到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每走一步都让我感到艰难,你会看到,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人群,有的站在行李旁四处张望着;有的或站或靠或坐的待在有栏杆或是有柱子的地方;有的或许是着实困了,就势斜躺在大大的包袱上睡着了;有人聚在一起说笑;有人默默无声地等待;眼神中有茫然,有沧桑,却充满着无畏,偶尔你也会听到有人争吵,有孩子的哭喊声,还有“麻烦,让一下”、“不好意思,踩到你了”的话语,夹杂着时不时的报站及广播声,混乱着也井然有序着。
    终于等到我的列车了,一手抓住行囊,一手紧紧握着那张回家的车票,焦急地等待,亦是兴奋地等待,这一程的十几个小时也许是要站着度过,可我想我也能够坚持。排队―检票―站台―检票―车厢……这样的节奏,唱响了我回家的路。走进车厢,我选择了一处稍微宽余的地方放置好行李,然后就开始了我站着回家的路,列车不断地在中途停下、开启,也不断的有人上车、下车,当然上车的人远远多于到站下车的人,我知道这一车满满的都是我的老乡。人越来越多了,或许已经再也挤不下,此时也已经接近凌晨了,此时的我也很困,可是却不知道该如何才可以舒缓下,因为我无法移动双脚,我怕轻微的移动,接下来就要更艰难的站立了。终于有人要去厕所,可是当我看到通往厕所的过道时,我有点错愕了,不长的过道,却横竖着几乎难以细数的人,斜靠着的,蹲着的,坐在地上的,站着的,大家都默默的,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姿势,也似乎是这样的姿势舒服一点,也或许是别无选择了。当那人终于穿过这样艰难的路程之后,我才稍稍挪动了下自己早已麻木的双脚,尽快寻找着可以舒服一点的姿势,周围的人也稍稍的活动了下。凌晨四五点的时候,有些人开始说话活动了起来,也许是因为无聊,也许是因为困倦与僵硬,让他们想转移一下的缘故吧。有凑在一起打牌的,有看报纸的,有相互攀谈的,彼此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似乎在这一刻因为相遇而有了交集,乡音给了人更多的亲切……
    天亮了,车窗外一切风景不断向后飞逝,像是要把这归心似箭的急切与望眼欲穿的情怀演绎的愈发强烈。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着,随着列车不断前行的车轮一步步走近家园。原来一辆返程的列车,装载着如此多人的归途,那列车驶进的不仅仅是家的方向,而是那熟悉的、如画的幸福港湾。
    穿梭在这一群群的“候鸟”之中,这一刻,希望一切都静止定格,我只想将他们容颜深深端详,抚平他们发梢的凌乱,擦去额上渗出的细汗,将他们身上的灰尘拍落,整理好衣角,安抚他们一路的辛劳与困倦……
    这一趟回家的旅程,这一段蹁跹而致的人生,让回家的人儿有了归属。也许来年你我还是要走出家门,还是要去他乡打拼,可脚上那永远也洗不掉的泥土的芳香依旧紧紧跟随。
    一声新年的钟声,叫醒的是在他乡的离愁,醒了的,是回家的坚定……
(作者系铜川管理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