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期 第124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1-2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童言无忌
新闻作者:吕 盟
    在我的老家,大人盼种田,小娃望过年这句话喊了很多很多年。
    一到腊月,家里宽展的,胸有成竹的今天杀猪烧酒,明天出门采购,消消停停地办了年货。稍显紧巴的,大人那个愁哇。孩子新衣,烟酒糖茶,烟花爆竹,还得准备前来拜年的那些小红包。如是年年过年年年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就算是再紧巴,对付那些毛孩子的东西,你得准备齐全。而这些花出去的钱,也要花在点子上,要让这些前来串门、拣炮要红包的孩子们高兴,从他们嘴里听到这个说好,那个说有。否则,你花了钱,也发了红包送了鞭炮,到头来受了一肚子气。关于这件事,下午场的宋家老爷子绝对深有感触。
    宋家老爷子在世,刻模照搬地继承了父辈过年守夜的习惯。吃完团圆饭,婆娘出门拉家常,孩子玩耍搞创收了,只留下宋老爷子关起门外的冷风,一个人守在家里的火炉前,一边忙着对折半夜上坟用的火纸,一边照顾着炉子边的土炮。门外一阵一阵的跑步声,老爷子听的很是清楚。来一群孩子,就在稻场上的炮纸里划拉着找那些熄火的鞭炮,这个说,没有,没有,一个都没有。那个说,嗯,这家没有人,赶紧走。再来一群人,还是那句话:宋家没有人了。气的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的:“这些狗东西,谁说我宋家没有人,我老家伙不是人吗?”不等第三拨孩子来,老爷子敞开大门,把那买来的蚂蚱鞭,用剪刀剪成等分的段段,放在门凳上,然后从炉子边大挂的土炮上,解线拆下两把,故意洒在团圆饭时燃过的炮纸堆上。这第三拨孩子一来,先是低头找炮纸,如是前七后八地喊叫:多得很,多得很。有的在门口看到整段的炮仗,开心地说:“看看,看看,这里才多呢。”老爷子开心地赶紧出门,招呼这些送来祝福的小天使们。这个一把糖,那个一根麻花,这些孩子跑到老爷子的柴火堆上,接力赛似的,把一堆柴火齐齐地码在灶门前,一边抱一边说:“爷,我给你送一抱财(柴)”。等孩子吃好闹够,“财”也抱得差不多,心满意足地走了,留下老爷子一个人,架起二郎腿,开心地在火炉旁吧唧着旱烟袋。
    人们小心谨慎地过日子,更是小心谨慎地过年。也不知从啥时候起,老家人都说,谁家要是养了五爪猪,那就意味着这一家肯定有晦气,甚至灾难,家里肯定不顺。宋老爷子八十岁那一年,把年猪放倒在案子上的时候,才知道老婆子捉了个五爪猪。在杀这个丧气猪的时候,经验丰富的杀猪佬,面对猪头本来一刀赐死绝不手软。而这次偏偏奇了怪,血刀在猪脖子里来回地搅动,猪就是哼哼唧唧的不断气,把杀猪佬急得满头大汗,宋老爷子气得七窍生烟。还是一个前来帮忙的有经验,拿起一根木棒子,照着猪头狠狠地砸下去,这才给杀猪佬解了围。马上过年了,老爷子一口气憋在心里,谁都不说。过年的时候,又把拆炮的事给忘了,照样在守夜,还是在这间屋里,宋老爷子听到的都是“家里没人了”,“没有没有,一个都没有”。一个连着一个的晦气,老爷子一病不起。大小子知道这是老爷子有心病,就在正月十五的时候,找了几个娃儿作“托儿”,如此这般的一通叮嘱。元宵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这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老爷子一样得守哇。只听得门外河边,一群孩子闹喳喳地说:“河里有病(饼),河里有病(饼)。”站在老爷子门口的几个孩子接茬儿说:“你那儿有病(饼)呀,我这里咋没有呢。”原来是大小子烙了好多芝麻烧饼,包好放在河边,叫孩子们说的。那些叫喊着“这里没有病”,并且故意提高了嗓门,老爷子听到了,好像一下子浑身有了力气,跑出门来,从身上掏出过年时孩子们给的大大小小的红包,不论三七二十一的,见人就给。在孩子们声声道谢中,老爷子病好了,健健康康的又活了七年,最后无疾而终。
    老家的老人们,在过年写春联的时候,除了在屋内山墙上,斜角贴上“出门见喜喜气盈门”这种头尾相连的祝福语外,还会在进门比较显眼的地方写上四个字:“童言无忌。”
(作者供职于商南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