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7期 第124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2-1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老 屋
新闻作者:侯 宁
     商州的老东街一点也没变,胡同还是那么窄,巷子还是那么长,房屋依然是昔日模样。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能叙述上百年的故事,走进老东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黄土墙,黛色瓦,木板门,格子窗,还有那走起路来咯吱咯吱的石子路,一切显得那么古老,那么陈旧,像一张褪色的旧照片,或者说一部旧电影,恍惚不清。老屋就定格其中,思念的撒野,或是瞬间对老屋的想起,只能用回忆来重温,用心地捕捉,慢慢地淡忘,抓不到真实,直至我没有勇气靠进。
    记得儿时的老屋虽然有点陈旧,还能窥到当年的金碧辉煌。从老屋的双扇板门、窗户,屋檐上龙凤飞舞的雕刻图案,不难看出老屋当年的豪华和威严,就像电影里地主老财的宅子。前庭后院,上房偏方,当然上房肯定住的是家族最有权威的掌门人。老屋很聚人气,住着很温馨,因为那里有奶奶引以为荣美好的回忆和骄傲;有爸爸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有妈妈捍卫老屋所有权和族人争斗甚至反目为仇的辛酸史;有我们姊妹五人出阁,弟弟迎娶的喜庆场面。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化为云烟,留下的只有残缺不全的记忆。
    老屋院子里有颗紫葡萄树,是妈妈种的。每年七月葡萄成熟,推开窗户伸手可摘。翠绿的葡萄藤蔓延在墙上和屋顶,晶莹剔透的紫葡萄很诱人,院子里的小孩和亲戚路过便偷偷摘一串,生怕妈妈看到,每当这时,爸爸总是摘下许多,给每家每户都送一些让大家都尝尝。到了夜晚,我就搬个小凳子围坐在奶奶和妈妈的膝前,吻着风的味道,看着紫色的葡萄树,听奶奶讲那永远也说不完老屋的故事。而老屋就像电影屏幕,一部部播放着,老屋结构是土木的,高大黑红色双扇木板门和纸糊的小方格子窗,古老的原始风格,正房和阁楼上有精美的雕刻图案,虽然墙壁斑痕累累,但还不时的透露出当年那威武强盛的气势。听奶奶讲老屋是清朝老祖爷爷留下的,占地面积相当大,我们老祖先以前在朝廷做官,后来迁居到了商州,在商州东街落户,主要以经商为生,祖先们勤奋向上,为人忠厚又善于经营,所以生意昌盛,家里很富足,商州老东街整个一条街都是我家做生意的铺面,有开银楼,绸缎,加工糕点,有开学堂当教书先生的……当时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是官府老爷家千金,所以奶奶出门有轿子座,随身有丫环,年底家族就在老屋正房给族人们分银子,从奶奶那闪烁的目光里能看出当年先辈们团结一心,勤奋吃苦,精心经营换来繁荣昌盛和蒸蒸日上的喜庆面貌,能想到当年的老屋是多么的热闹,多么的繁华,多么的气派。
    如今,老屋病入膏肓,风烛残年,大门歪歪斜斜的用几根木棒支撑在那里,让人感到心寒。院落枯叶凋零,野草茂盛,没有了往日的艳丽,一副颓败的样子,像是在哭诉着主人的“冷落”。屋里硕大镜框周围很精致花纹已模糊不清,客厅中央的大方桌、爷爷奶奶的太师椅被灰尘覆盖已成朽木,蜘蛛网缠绕着整个房间,顶梁上的油漆图案完全脱落,蝙蝠在那里安了家,可怜的老屋瑟缩在黄昏里偷偷流泪。院子里的族人,大部分都搬走,往日吵闹非凡的院落现在冷冷清清,岁月让老屋如此不堪,沧桑使老屋失去了娇颜?老屋的记忆肆无忌惮地袭击着我,黑柜子,方桌子,长凳子,热土炕,水井坊,前院的果子树,后院的向日葵……老屋的陈年旧事如同老树藤,琐碎而绵长,令我沉浸其中。
    眼前的老屋,大门被时光紧紧地锁着,我没有勇气推开,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不愿撩扰心灵的疼痛,我徘徊在老屋门口,天空下起了小雨,我伸手接住雨滴,回头看看老屋,老屋在风雨中飘摇,不堪入目,一阵酸涩和悲哀涌上心头,闭上双目,还是让泪水追忆那些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温暖,老屋在变,我们也在变,而不变的只是那些最珍贵的记忆。
    此刻,我擦去眼泪,挥手告别,老屋,我的根,我童年的印记……
(作者系镇安公路段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